如果有希望的話,最好是將北歐三國全部納入澳大拉西亞的勢力範圍,組建一個有針對性的北歐防禦同盟。
目前這份計劃已經差不多完成了2/3。除了挪威還沒有完全投靠澳大拉西亞之外,瑞典和芬蘭都已經算是澳大拉西亞的小弟之一。
不過北歐三國本來就密不可分,挪威想要拋棄瑞典和芬蘭獨自尋找大腿,難度也是相當高的。
要是挪威投靠了英國,一定程度上不就成了瑞典和芬蘭的共同敵人了嗎?
從戰前的綏靖政策上來看,做英國人的小弟可不一定有那麼靠譜。在這一點上,也是瑞典選擇投入澳大拉西亞懷抱的原因。
不管是歐洲還是其他地區的國家,選擇一個大腿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發展嗎?
不管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有多麼融洽,最重要的主題仍然是保證自己的安全。
英國人在歐洲的影響力或許更高,但光是憑藉著英國的綏靖政策,就足以勸退一些沒有自保能力的國家。
畢竟投靠這樣的大哥仍然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那還投靠這樣的大哥幹嘛?
這也是澳大拉西亞有吸引力的一點。因為在英法大肆進行綏靖政策的同時,澳大拉西亞代表曾經在之前的世界聯盟會議上多次反對過綏靖政策,並且還試圖保護那些受侵害的國家的利益。
在這方面澳大拉西亞無疑是刷了很多好感的,再加上有著英法的襯托,就讓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行為變得更加正義。
當然,澳大拉西亞選擇幫助北歐國家收復國土也不是沒有要求的。
早在之前和瑞典政府以及芬蘭政府的會談當中,澳大拉西亞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在芬蘭的奧蘭島和瑞典的哥特蘭島租借一塊土地建設軍事基地。
這兩塊島嶼均位於波羅的海,並且兩塊島嶼大致位於波羅的海的中心。
如果在這兩座島嶼上建立軍事基地的話,不僅能夠輻射到整個波羅的海,還能將影響力擴張到北歐,中歐和東歐地區。
如果將來和俄國人有了矛盾,這裡部署的海軍能夠威脅到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部署的空軍和導彈部隊能夠威脅到俄國的聖彼得堡和莫斯科。
同時,這裡部署的軍事基地對澳大拉西亞範圍內的國家來說也算是一種保護。
畢竟在德國進攻芬蘭的時候,俄國人也趁機佔領了芬蘭北部的大片地區。
再加上俄羅斯帝國長期對芬蘭的壓迫性統治,芬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還是很深的。
為了保護芬蘭這樣的國家,在波羅的海範圍內建設軍事基地是很有必要的。
這樣的要求也很快被瑞典和芬蘭政府同意。因為澳大拉西亞也解釋過,這裡的駐軍更多的是小型的海軍基地和空軍基地,並不會駐紮太多的陸軍。
這樣一來,軍事基地對芬蘭和瑞典的影響很小,還能一定程度上保護這兩個國家。
畢竟不只是芬蘭,瑞典對俄國也是有一定的防備的。誰讓北歐三國全部都是君主制呢,要是一不小心被俄國革命了,俄國皇室的結局可沒有那麼美好。
要不是阿瑟的暗中保護,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威脅的話,現在名義上的俄國皇室還能不能存在都是個問題。
澳大拉西亞軍隊選擇繼續幫助芬蘭解放國土也是為了激化芬蘭和俄國的矛盾。畢竟芬蘭距離俄國太近,要是有部分芬蘭民眾被俄國影響的話,難免會讓德米特里在芬蘭的統治變得不穩定。
為了避免這樣的影響,讓芬蘭人對德國充滿痛恨就變得很有必要。
俄國突然佔領芬蘭北部的土地很明顯是很好的藉口。就算俄國人選擇了退讓,交還了這些土地,澳大拉西亞也可以大書特書俄國落井下石的行為。
如果俄國人選擇不退讓那就更好。不僅會更加激化芬蘭和俄國的矛盾,阿瑟也不介意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再教訓俄國一次。
只要俄國沒有原子彈,澳大拉西亞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放大俄國的這次行為。
反正背後有著整個聯合國家的背書,大不了捨棄一定的利益,聯合英國人推動整個聯合國家對俄國的宣戰。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此時優勢在澳大拉西亞,俄國在北歐根本無力和澳大拉西亞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