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六十七章 :反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六十七章 :反攻! (3 / 3)

這是英國人不願意看到的,畢竟澳大拉西亞在戰爭中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這樣的未知數讓英國人較為緊張。

如果戰爭以這樣的進度僵持下去,德國和俄國確實能被消耗的更多,但英法的消耗同樣也不少。

這就會讓澳大拉西亞直接撿了便宜,英國政府不是沒有看到這一點,所以才做出了儘快結束戰爭的決定。

此時的阿瑟也收到了蘇達林格勒戰役結束的訊息。和英法的選擇一致,阿瑟也決定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想要拿到的領土基本已經拿到了,戰後的利益分配也要等到和談會議上才能進行。

既然如此,還不如早早的打敗德國這個敵人,並且透過佔領大片德國領土,扶持更多親近澳大拉西亞國家的方式,取得未來戰爭和談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在阿瑟的指示下,澳大拉西亞軍隊兵分兩路。

一路在北歐繼續收復芬蘭領土,並且儘快支援德米特里重建芬蘭政府。

另一路從馬奇諾防線出發,率先進攻法蘭克福,然後北上佔領整個魯爾區。

是的,在阿瑟的戰略計劃中,佔領德國魯爾區是非常重要的。

魯爾區是德國的工業心臟,也是德國這個工業強國最精華的部分。雖然在一戰後遭受了搶奪和佔領,但也很快就恢復了元氣。

如果能夠佔領魯爾區並且搶奪一些重要的工業裝置和技術工人的話,對澳大拉西亞未來工業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不過這樣的進攻是很有挑戰性的。因為此時包括巴黎在內的大片法國領土還被德國佔領,而魯爾區又位於比較深入的位置。

澳大拉西亞軍隊想要佔領魯爾區,就要繞後到西線德國軍隊的大後方。

這項任務的困難性可想而知,雖然成功佔領魯爾區帶來的收穫很大,但完成這項任務同樣也需要極大的挑戰。

阿瑟也沒想著在短時間內就將戰線推進到魯爾區。佔領魯爾區的時間差不多和法國收復巴黎的時間一致,這樣不僅能夠截斷大量德國軍隊的退路,面對的還是剛剛戰敗的德軍,壓力沒有那麼大。

其次就是,透過佔領魯爾區並且切斷西線德軍後路的方式,也能為澳大拉西亞在二戰中的歷史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管是在戰爭後的和談會議上爭奪更多的利益還是之後的宣傳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

魯爾區距離德國的首都柏林也並不遙遠。只要佔領了魯爾區,也就代表著距離攻佔柏林不遠了。

損失了工業心臟的德國也註定會走向窮途末路,這場戰爭對於德國來說,戰敗也只會是時間的問題。

1939年3月,東線俄國人的反攻還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果,西線這邊的法國人就迎來了好訊息。

得益於德國人抽調了布列塔尼的駐軍,讓法國軍隊終於找到了機會,收復了布列塔尼南部的南特、雷恩等城市。

再往西的洛里昂和佈雷斯特也基本成了法國人的囊中之物,換句話來說法國人已經基本收復了整個布列塔尼地區。

雖然布列塔尼的面積沒有那麼大,重要性也沒有巴黎和諾曼底那麼高。

但畢竟是北部大片領土被德國佔領以來第一次正式的收復完整的一塊領土,對整個德國和所有德國民眾來說,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布列塔尼被基本收復之後,德國人只能再次進行戰略收縮,並且放棄了南特到圖爾的大片陣地。

沒辦法,布列塔尼地區可以輕鬆繞後到這些陣地的後方。此時的陣地已經不再是德國軍隊堅固的防線,而是德國軍隊的催命符。

目前在諾曼底和布列塔尼地區,英法軍隊都已經佔領了大片的土地。

這也嚴重影響到了盧瓦爾河對岸的德國人的防禦陣地,德國人甚至已經收縮到了奧爾良附近,主動放棄了圖爾對岸的大片土地。

戰略收縮是德國政府分赴西線軍隊的唯一政策。

沒有辦法,在缺少兵力和物資援助的現在,為了不讓西線軍隊也經歷東線軍隊那樣的潰敗,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的進行戰略收縮,用放棄一部分土地的代價換來整個西線防線的穩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