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六十三章 :北歐攻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六十三章 :北歐攻勢 (2 / 3)

明明蘇達林格勒的城市面積並不大,但德國軍隊對蘇達林格勒的佔領就是那麼艱難,就是那麼緩慢。

蘇達林格勒戰役爆發這段時間以來,德國軍隊累計只佔領了蘇達林格勒不到三分之一的城區面積。

但偏偏就是這三分之一的城市,已經讓德國人損失了至少30萬軍隊,這是相當可怕的事實。

如果按照這樣的比例來看,德國想要攻佔整個蘇達林格勒的,豈不代表著至少要損失90萬的軍隊?

目前最擔憂俄國現狀的,就是率領著第二裝甲叢集執行包抄任務的曼施坦因將軍了。

曼施坦因在德國南部集團軍群的軍事會議上曾經詢問過一個致命的話題,那就是佔領了蘇達林格勒能結束這場戰爭嗎?

沒有人能給出回答,這個問題直接導致整個南部集團軍群的軍事會議變成了寂靜的森林。

曼施坦因的擔憂也是很有道理,按照目前德國軍隊的消耗來看,攻克一個蘇達林格勒就有可能導致接近百萬的傷亡。

就算攻克了蘇達林格勒,德國軍隊至少還要佔領莫斯科才能結束這場和俄國的戰爭。

透過上一次莫斯科戰役的失敗就能夠看出,想要成功攻佔這座城市,就必須要付出比蘇達林格勒還要多的傷亡。

用200多萬士兵的傷亡來換取擊敗俄國的希望,這樣的買賣真的划算嗎?

而且還有一種可怕的猜測被曼施坦因埋藏在心中,那就是佔領了蘇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之後,俄國軍隊真的會如同計劃的那樣投降嗎?

雖然首都對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但也絕對不是一個國家的全部。

如果俄國人繼續抵抗下去,德國又能怎麼樣呢?難道繼續浪費軍隊和俄國人消耗下去嗎?

和曼施坦因有著同樣想法的,在德國軍方還是有很多將領的。

但因為德國首相對於政府話語權的高度掌控,以及背後的威廉二世如同裝死一般,直接拒絕在政府和軍事會議上露面,讓像曼施坦因這樣的容克貴族根本無力反對。

想要反對德國首相這樣掌握大權並且深得民眾信賴的統治者,就必須得有一個地位相匹配的人來當領頭羊。

但很明顯,目前的德國政府除了皇帝威廉二世之外,也確實沒有人有這樣的聲望和地位。

容克貴族的輝煌早已經過去,如果興登堡還在世的話,或許有希望提出反對意見。

但目前容克貴族中混的比較好的也就是曼施坦因這一批人,其中有一部分高階將領還沒有得到德國政府和首相的信任。

在這樣的情況下,貿然提出反對的意見,其實就是主動的交給德國首相清洗自己的機會。

涉及到政治,任何人都不是善茬。特別對於從一個美術落榜生和底層士兵身份一步步爬到最高點的德國首相來說,如果做不到殘酷無情,那也就不配處在這個位置上。

德國軍方內部原本是有人反對在莫斯科戰役失敗後就馬不停蹄的發動蘇達林格勒戰役的。

但很可惜,反對的那個高階軍官在第二天就被罷免了職位,並且以各種叛國罪的罪名被黨衛隊逮捕,並且在幾天內就被判處了死刑。

這一下子讓大部分高階軍官都堵住了嘴巴,縱使有任何不滿,也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提及。

1938年7月29日,在馬德里城懸掛白旗之後,西班牙政府也正式宣告無條件投降。

而伴隨著西班牙的投降,曾經輝煌的德意軍事同盟也就只剩下德國人苟延殘喘,勢力範圍也就只有中歐和北歐。

7月31日,一場全新的會議在英國倫敦召開。

這場會議只有英法澳三國代表參與,會議的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商討英法澳聯軍下一步的進攻計劃。

如果想要快速結束戰爭,英法澳應該將所有的軍隊投入到目前的法國戰場,從法國地區直接向德國發動反攻,並且破壞德國的工業心臟魯爾區。

將戰火燒到德國本土之後,德國人的抵抗也會一天比一天減弱。

畢竟只有自己的本土受到損害,德國人才會明白這場戰爭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但很明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此時都不想這麼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