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五十四章 :聖誕節後大反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四章 :聖誕節後大反攻 (1 / 3)

1937年的聖誕節很快到來。

12月25日,就在聖誕節這天,英法澳三國在法國、北非和巴爾幹半島聚集了大量的軍隊,正在準備著反攻的事情。

在英法澳三國政府的協調下,這些士兵將會度過一個非常愉快的聖誕節。

澳大拉西亞提供的牛羊肉、特色兔肉罐頭和奶製品,愛爾蘭地區的土豆,英國的烈酒,法國的紅酒和麵包搭配鵝肝醬,組成了三國士兵們非常豐盛的一頓晚餐。

事實上,光是這頓晚餐的花費就不低。畢竟是幾百萬人的一頓飯,所消耗的牛羊肉,足足需要兩艘大型運輸船來運輸。

讓三國政府同意大出血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聖誕節過後,對於德國的反攻就要開始了。

1937年12月26日,200多萬英法澳軍隊浩浩蕩蕩的從圖爾防線中走出,並且向防線外圍的德國軍隊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返攻巴黎,英法澳三國湊齊了超過600輛坦克,組建了一支規模非常龐大的裝甲叢集。

為了配合這支裝甲軍作戰,三國還額外湊齊了超過3500架飛機,並且在戰爭一開始就對前方的德國軍隊展開了猛烈的轟炸。

這也正是欺負德國人將一部分飛機轉移到東歐戰場,導致法國戰場的德國飛機數量已經處於劣勢。

雖然開戰以來各國都在拼命的製造武器裝備和坦克飛機,但各國家之間的生產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德國的工業實力固然強大,但也完全比不了英法澳三個國家的總和。

就目前各國飛機的生產速度來看,英國的生產速度毫無疑問最快,飛機的年產量至少8000架以上。

而德國緊隨其後。考慮到德國先後吸收了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地區的工業規模,再加上曾經的列強奧地利,導致德國目前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了英法澳三國的本土。

在英法澳三國的預計中,德國飛機的年產量至少在7000架以上,甚至很有可能突破了8000架。

再之後,澳大拉西亞實際的飛機產量位於世界第三,平均每年能夠建造5500架飛機以上。

法國位居世界第四,飛機建造速度大約為每年4000架。

其實法國建造飛機的速度還是能再快一些的。如果成功收復了巴黎,並且整頓了巴黎附近的工業區的話,法國的飛機生產速度應該能夠追趕上澳大拉西亞的腳步。

不過考慮到澳大拉西亞的飛機全部是金屬框架飛機,飛機的效能和建造成本也完全不同的原因,飛機生產速度的排行並不能完全的展現國家的綜合實力。

但不得不承認,飛機的生產速度對目前的戰爭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雖然飛機在戰爭中是一種消耗品,但因為飛機的作用實在太過強大,導致各國仍然在不斷的建造飛機。

而戰役中誰能拿出來的飛機數量更多,誰也就佔據了空中的制空優勢。

德國人的飛機生產速度雖然位居世界第二,但他們因為兩線作戰的原因,必須要將空軍部隊投入到三個戰場。

這也導致德國單個戰場的空軍規模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龐大,這也是德國軍隊在西線已經陷入完全防禦狀態,沒有絲毫進攻的原因。

英法澳拿出了3500架飛機,德國人想要維持在法國戰場的空中優勢,就必須也得拿出3000多架飛機來應對。

但目前的現狀是,德國所能拿出來的飛機數量不足2000架,其中有一部分還是訓練用的教練機或者從其他國家繳獲的落後產品。

德國人的飛機哪裡去了呢?其中有一部分投入到了東歐戰場,沒日沒夜的去轟炸俄國的設施和軍隊。

還有一部分部署在德國本土,目的是為了防禦德國比較重要的城市。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自從那場不列顛空戰之後,英國和德國之間的互相空襲就成了常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