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五十二章 :轉進東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二章 :轉進東南 (1 / 3)

德軍敗了,而且潰敗的程度相當誇張。

這是開戰以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甚至,哪怕是造成這一切的俄國人,都沒有想到德國人會在莫斯科經歷如此大規模的潰敗。

在這場戰役中,德國和俄國共計投入超過500萬軍隊,其中德國軍隊大約180萬人,俄國軍隊大約340萬人。

不過雙方巨大的人數差距並不是德國在這場戰役中失敗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的來說,打敗德國的是天氣和後勤。

從雙方的傷亡中就能夠看出。德國軍隊大約死傷60萬人,其中只有不到22萬士兵死亡,剩下計程車兵雖然傷勢不一,但相當一部分都沒有生命危險。

對德國來說,這只是一場能夠接受的失敗。雖然這對德國在俄國的攻勢是一記重創,但至少目前的德國軍隊仍然能夠重新發動進攻,勝利的希望還沒有破滅。

而對於俄國人來說,這是一場非常悲慘,戰果要比失敗方的德國還要慘烈的多的勝利。

德國人的傷亡只有60萬左右,而俄國軍隊的傷亡高達150萬,接近德國軍隊的3倍。

更誇張的是,德國軍隊的死亡人數只有22萬左右,但俄國軍隊的死亡人數高達97萬,還有著超過53萬計程車兵身負不同程度的傷勢。

按照目前俄國的醫療條件來看,最終死亡人數過百萬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俄國的醫療條件根本無力承擔高達53萬的傷兵,更何況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重傷員。

傷亡接近德國人的3倍就已經夠誇張了,俄國人的死亡數字接近德國人的5倍,這也是為什麼說俄國人經歷了一場慘重的勝利的原因。

不過好訊息是,成功守住莫斯科之後,不僅讓德國人對俄國的進攻陷入停滯,為俄國爭取了寶貴的調整時間,同樣也直接破滅了德國人迅速消滅俄國的野望,德國所謂的巴巴羅薩計劃其實已經破產,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次發動對莫斯科的攻勢。

畢竟整整180萬的軍隊進攻莫斯科都失敗了,想要重新發動攻勢並且避免重蹈覆轍的話,德國就必須拿出超過250萬的軍隊才行。

但對於目前的中部集團軍群來說,別說250萬的軍隊了,就連150萬的軍隊都很難湊齊。

更何況,對於德國目前的統帥德國首相來說,重新湊齊200多萬的軍隊進攻莫斯科,已經成了目前最不划算的計劃。

1937年12月11日,在莫斯科戰役失敗後的第二天,德國統帥部召開了會議,商討關於對俄國作戰的下一步計劃。

這場會議對目前的德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確定接下來的作戰計劃,那麼在莫斯科的這場失敗的影響就會變得更大,德國人想要贏得戰爭的希望也就會更加渺茫。

德國首相在會議中並沒有著重提到中部集團軍群在莫斯科的表現,而是向統帥部的眾人提出了一個新的作戰方案,那就是放棄進攻莫斯科,率領主力軍隊南下前往蘇達林格勒。

要知道,對於德國軍隊的進攻方向來說,莫斯科和蘇達林格勒可謂是一南一北天差地別。

而且蘇達林格勒比莫斯科更加深入俄國內陸,如果要動員主力軍隊進攻蘇達林格勒的話,就代表著德國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對莫斯科有相應的攻勢。

甚至為了保證進攻蘇達林格勒的兵力充足,勢必是要減少一部分中部集團軍群的兵力的。

這麼一來,別說是進攻莫斯科了,就連守住目前的陣線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德國首相的提議遭到了德軍總司令的反對。德軍總司令的意見是,相較於蘇達林格勒來說,莫斯科才是那個明顯更加重要的城市。

作為俄國在歐洲的交通樞紐,莫斯科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如果能夠佔領莫斯科的話,德國就可以將俄國一分為二,被切斷的俄國也就不足為懼。

反對的第二個理由,是德國進攻蘇達林格勒的戰線會被拉得太長。

莫斯科已經足夠遙遠了,但蘇達林格勒是一座比莫斯科還要遙遠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蘇達林格勒位於整個俄國的南方,這和之前德國進攻莫斯科的道路完全相反。

如果揮兵蘇達林格勒的話,就代表著前往蘇達林格勒的道路會非常艱鉅,德國和俄國之間的鐵路也需要進行一定的修繕才能使用。

在德軍總司令看來,進攻蘇達林格勒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來準備,就算取得了成果,對於土地龐大的俄國來說也不算是致命打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