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西班牙方面的牽扯,讓法國北非軍團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接連喪失了突尼西亞,康斯坦丁和奧蘭等北非沿海重要地區。
截止1937年6月,還處在法國控制之下的北非沿海地區就只剩下了中部的阿爾及爾。
西班牙軍隊甚至已經打到了摩洛哥地區的卡薩布蘭卡,似乎有將摩洛哥重新佔領的趨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讓法國人拿出至少上百萬兵力反攻德國,明顯有點強人所難了。
對於現在的法國軍隊來說,保住北非殖民地才是頭等大事。哪怕巴黎被佔領了,只要將來把德國人趕走,巴黎仍然是屬於法國的土地。
但如果北非殖民地被德國佔領了,就算將來把這些德國人全部趕走,北非殖民地也不見得會重新回到法國的懷抱。
如果失去了北非殖民地,哪怕打贏了這場戰爭,對法國政府來說也絕對是沉重的打擊。
一個只有本土的法國雖然還是列強,但已經完全喪失了爭奪世界霸權,甚至是爭奪歐洲霸權的權利。
只有本土的法國充其量只是歐洲強國,向任何方向擴張的道路也將被徹底堵死。
目前在西北非戰場,有超過200萬軍隊在這裡進行大規模戰爭。法國人已經抽調了接近百萬軍隊,其中有40多萬是根正苗紅的法國人,剩下的不到60萬是從各殖民地抽調的軍隊。
英國人也抽調了不到20萬軍隊幫助法國,畢竟英法盟友的關係仍然存在,幫助法國人也是英國人目前的唯一選擇。
德意西這邊,德國軍隊的規模仍然保持在30萬左右。但就是這30萬德國軍隊,對上百萬法國軍隊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威脅和壓制。
在法國軍隊大部分都是殖民地軍隊的情況下,這簡直如同血脈壓制一般,也是法國軍隊到現在都節節敗退的真正原因。
除了30萬德國軍隊之外,在西北非作戰的還有接近30萬的西班牙軍隊和50萬的義大利軍隊。
德國軍隊的目的只是牽制英法的注意,而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目的可是真正的佔領西北非的領土,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這兩個國家戰前都在西北非和北非擁有一定規模的殖民地,並且都和法國的西北非殖民地相鄰。
西班牙日思夜想的摩洛哥,以及義大利之前被佔領的利比亞殖民地,目前都在法國人的控制之中。
這導致西班牙和義大利軍隊雖然戰鬥力沒有德國軍隊那麼可怕,但他們仍然具備高昂的作戰意志。
反倒是上百萬的法國軍隊,對於守護北非殖民地的慾望並不是那麼強烈。
不過也可以理解,法國軍隊連自己的本土都守護不了,又有什麼心思來守護北非的殖民地呢?
而剩下的殖民地軍隊也不全是來自西北非,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西非和中非地區,甚至還有來自北美洲的軍隊。
指望著這些士兵視死如歸一般守護法國的殖民地,不如指望著他們在投降德國之後,不要把法國汙衊的太糟糕。
面對著如此糟糕的歐洲戰場,英國人哪怕擁有極其強大的海軍,此時也只能嘆息一句,無能為力。
最終,英國人還是將目光放到了自己的盟友,澳大拉西亞的身上。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除了對歐洲參戰國保持關注之外,英國人最關注的國家應該就是澳大拉西亞了。
沒辦法,澳大拉西亞目前所爆發出來的潛力,絕對值得英國人任何程度的重視。
特別是去年有歐洲媒體大概估計了澳大拉西亞的經濟規模之後,英國人就將對澳大拉西亞的警惕提高到了最高階別,僅次於目前正在作戰的德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澳大拉西亞的經濟已經超過了英國本土,是所有列強本土經濟中第二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