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二十四章:國教撫養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二十四章:國教撫養院 (2 / 3)

現在國內人口的增長大部分依靠於本土人口的自然增長。為了鼓勵澳大拉西亞人多生育,民生部門也算是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補貼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小雨傘和墮胎技術也早已經發明,並且被歐美各國廣泛運用。

這兩項技術對於各國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各國人口出生率的進一步下降,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這兩項技術的發明。

阿瑟自然明白這兩樣東西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不過阿瑟也不打算禁用它們。

首先是關於小雨傘這種東西,阿瑟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使用,但也動用了皇家財團旗下的媒體進行宣傳,表示內部所用的潤滑油等會傷害身體。

如此一來,民眾們對於購買小雨傘的想法自然會降低。皇家財團再大量投資並且控制相應小雨傘的生產企業,將產量進行一定的降低,就可以做到小雨傘的少用。

這麼做雖然並不能完全制止民眾們使用小雨傘,但確實也有效的降低了整個國家使用小雨傘的數量。

根據皇家財團所投資的幾家小雨傘生產廠商的生產和銷售資料來看,整個澳大拉西亞4600多萬人,小雨傘每年的消耗量不足150萬個。

要知道,這可是一年的消耗量。如果換算成一天的話,整個國家每天的消耗量甚至只有4100個左右。

小雨傘使用數量降低了,自然會提高懷孕的機率。

這時候的墮胎技術還很落後,雖然確實是有,但對於身體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仍舊是同樣的辦法,利用大量的媒體宣傳墮胎對於身體的危害,然後再透過澳大拉西亞新教的方式,向民眾灌輸一種嬰兒也是有權力看看這個世界的思想。

如此一來,真正經濟有困境的民眾仍然可以選擇小雨傘或者墮胎的辦法,避免讓自己負擔更加沉重的經濟代價。

經濟沒有困境的民眾,自然可以享受沒有束縛的生活,並且不用擔心對身體的危害。

而且,為了避免少量民眾在生育之後後悔,甚至產生棄嬰的現象,阿瑟聯合斯蒂德大主教建立了國教撫養院,專門收納嬰幼兒。

如果是被遺棄的嬰幼兒,進入國教撫養院之後就和原父母沒有任何關係,只會效忠於王室和宗教。

如果是父母主動送進國教撫養院的,這些嬰幼兒在撫養院的花費會被記錄在冊,等到嬰幼兒成年之後才會償還。

一般償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參軍入伍或者加入教會,可以抵消債務。

另外一種就是為撫養院工作一段時間,持續到債務還清為止。

撫養院的好處就是幫助民眾們解決撫養兒童的壓力,打消民眾們生孩子的負擔和憂慮。

更重要的是,因為進入撫養院的兒童基本都是從小教起的,對於這些孩子的思想教育,相較於年齡更大的兒童來說,自然會更加成功。

雖然避免不了一些不受思想教育影響的案例,但也能保證大部分從撫養院走出的孩子,內心對王室和宗教是充滿感激的。

這時候,不管他們選擇任何一種還債的方式,對阿瑟和將來的王室來說都算是一種好訊息。

撫養院走出的孩子參軍入伍,不管作戰素質怎麼樣,忠誠度絕對是最高的那一批。

就算加入教會,教會也是聽命於王室的,這也相當於間接性的為王室效力,也不枉阿瑟費的一番苦心。

國教撫養院建立到現在也有好幾年的時間了,目前所有撫養院收留的嬰幼兒加起來已經高達數千人,這對將來的王室絕對是不小的助力。

再加上全國範圍內大量的孤兒院所收留的兒童,憑藉著這兩樣機構和相應的規定,王室每年可以獲得上千甚至數千名非常忠心的人才。

特別是孤兒院,這項阿瑟為後世子孫所栽的大樹,現在也差不多撐起了繁茂的枝葉,為威廉等人提供足夠的陰涼。

正因為這些孩子從小就比普通孩子缺少了一些東西,他們也會更加的成熟。目前從孤兒院畢業的孩子學業大多都比較優秀,雖然也少不了一些混日子的傢伙,但總體上也能算得上是人才。

目前混的最好的孤兒院出身的人,應該就是阿瑟比較關注的馬丁·格雷格了。

澳大拉西亞的孤兒院有著一項比較特殊的規定,那就是年齡相差不大的同一批次孤兒,會被賦予相同的姓氏。

馬丁·格雷格就是這樣,他的姓氏來源於悉尼孤兒院當時的院長瑪麗·格雷格,名字則是他自己取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