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如何把鈾礦氣化。
這可不是簡單的加熱就能夠氣化的。鈾礦氣化需要達到4131攝氏度的高溫,如何達成如此高的溫度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找到能夠承受如此高溫的容器,才能夠將鈾礦氣化後的氣體儲存,而不是讓其四散逃逸。
高溫倒並不困,但耐高溫材料讓研究小組尋找了接近一年的時間。
最終,還是新加入專案小組的奧本海默,經過和愛因斯坦的研究和討論,提出了合成沸點更低的鈾化合物的方案。
這也算是變相的取巧了。既然無法找到能夠承受4100攝氏度高溫的材料,那麼不如就將鈾氣化的溫度降低,變相的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終,經過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所帶領的核武器研究小組長達一年多的尋找,終於發現氟和鈾合成的化合物六氟化鈾不僅同位素少,且沸點低,在理論上是一種很好將兩種鈾進行分離的物質。
但緊接著,困擾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的難題又來了。如何合成六氟化鈾呢?
要知道,想要合成純淨的六氟化鈾十分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
這種實驗可不是平時的過家家,死神不會和這些科學家開玩笑,更不會因為專案的重大就不出意外。
六氟化鈾性質十分活躍,並且極易與空氣中的氫氣發生反應而爆炸。
甚至如果碰上一點水蒸氣的話,六氟化鈾還能形成一種腐蝕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氫氟酸。
從這個階段開始,核武器的研發就變得極度危險和致命。
之前研究鈾礦只是具有放射性,如果防輻射保護得當的話,對科學家的身體沒有太大的危害。
但現在可不同。一旦實驗中出了任何紕漏,很有可能會造成大量實驗人員的傷亡,這對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是巨大的損失。
為了保護國家機密不被洩露,研究核武器的這些技術專家都是單獨居住在一座保密的小城市,四周都有軍隊進行保護。
這些專家都是經過挑選的,確保是忠誠於國家和王室的科學家。他們面臨如此嚴峻的危險沒有任何退縮,也讓阿瑟十分滿意他們的表現。
對待這些國家的忠臣,阿瑟也自然不會吝嗇。首先是對這些科學家們的薪資,他們的收入都是普通科學家的兩倍以上,再加上獎金,收入絕對在整個國家名列前茅。
其次,對於他們的家人,國家也都是有相應的政策進行補貼和保護的。
所有科學家的子女,他們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都是免費的。不僅免除了各種書本費,甚至包括學雜等費用都直接免除。
這也算是向這些科學家表明阿瑟對他們的重視。對於這些為了國家能夠付出一切的科學家,阿瑟也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他們和他們家人的利益和安全。
時隔十多年的時間,阿瑟再次來到核武器研究小組所在的城市之時,核武器的研發已經來到了最後階段。
目前研究小組已經順利的合成了六氟化鈾,並且在儘量的分離更多的鈾235。
這其實也代表著阿瑟心心念唸的核武器很快就能夠誕生。擁有足夠數量的鈾235之後,研究小組就可以利用這些鈾235,製作出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了。
不過,想要分離出足夠的鈾235也是個巨大的難題。
目前的核武器研發小組已經嘗試了兩種方法,也是後世核武器製造中比較常用的離心法和擴散法。
離心法就是利用離心機的高速旋轉,將不同質量的氣體分離到不同的位置。
不過,生產核武器的離心機需要的是能夠產生百萬倍重力的離心力,同時還要儘可能耐腐蝕,這對離心機的要求是很大的,目前研究小組所製造的離心機還無法完全滿足生產大量鈾235的要求。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擴散法了。
和名字很是貼切,其實就是讓氣體快速擴散,根據其質量的不同,氣體擴散的速度也會不同。
將六氟化鈾放入低壓容器中,質量輕的氣體會最先擴散,將其收集起來,然後不斷重複這一過程,就可以提純出足夠的鈾235。
雖然這種方法不需要太先進的儀器,但提純鈾235的效率卻很慢。
而且,經過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的計算,想要製造出可靠的核武器,鈾235的純度至少得有80%以上,這也代表著目前澳大拉西亞所掌握的兩種方法其實都不怎麼靠譜。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