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完信鴿直升機試驗機的具體測試之後,阿瑟對於直升機的發展還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
甚至在短時間內,澳大拉西亞的直升機發展都能夠具備相當的作用,直升機也可以充斥到澳大拉西亞的救援和戰略運輸領域。
對道格拉斯公司的研究進行表揚之後,阿瑟返回了王宮。
道格拉斯近段時間還是很忙的,不僅要進行Sop34運輸機的生產,還要對其進行改進,並且還要抽出時間來研發直升機,可以說是一心三用了。
好在目前Sop34運輸機已經進入流水線生產模式,大規模生產不僅能夠有效降低Sop34運輸機的成本,也能夠提高飛機的建造速度。
距離琉球群島空襲僅僅過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澳大拉西亞的Sop34運輸機數量又多了十多架。
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等到進攻島國本土的時候,澳大拉西亞國內所擁有的Sop34運輸機數量隨隨便便都能夠突破數百架,一次性運輸的傘兵數量也能高達數萬人以上。
如果不是阿瑟並不想太早結束對島國的戰爭,其實按照目前雙方的科技和工業差距來看,島國在澳大拉西亞的手中根本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哪怕澳大拉西亞並沒有盡全力,島國目前的局面也很糟糕。失去琉球群島之後,澳大拉西亞空軍時不時的就會騷擾島國本土的城市,並且空襲島國比較重要的地區。
再加上來自海軍的封鎖,讓島國國內目前的局勢非常混亂,經濟狀況也十分糟糕。
根據國防部和參謀部的預測,就算澳大拉西亞不發起全面攻勢,島國國內糟糕的狀況,也會讓他們不得不對澳大拉西亞發動進攻。
澳大拉西亞等的也就是那種時候。島國想要進攻,第一步就必須向澳大拉西亞海軍發動襲擊。
只要島國海軍出動,那就必將會是一場海軍大決戰。如果贏得這場海軍大決戰的話,島國實際上就已經失敗了。
接下來就是澳大拉西亞對島國的各種折磨,用戰爭的方式和島國慢慢消遣了。
話說回來,在戰爭之前的準備階段,阿瑟感覺自己還是比較忙碌的。
但等到戰爭爆發之後,阿瑟反而沒有那麼忙碌了。
畢竟對於戰事的處理,澳大拉西亞有完善的國防部,參謀部和各軍司令部,阿瑟只需要統籌大局即可。
阿瑟也深知一個道理,如果對於軍事指揮沒有那麼精通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干涉各部門的排程。
這也導致阿瑟目前很是空閒,除了偶爾關心軍備的生產狀況和國內的經濟之外,倒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鍛鍊威廉,阿瑟已經將他派往了波斯灣,在波斯灣經歷軍事鍛鍊。
作為從皇家軍事學院畢業的軍官,威廉自身的軍事指揮能力還是有的,只不過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
為了鍛鍊威廉,阿瑟特意為他準備了一個團長的職位,並且讓他參與東非戰場的戰爭。
為什麼放心讓威廉參加戰爭呢?
首先,東非戰場所面臨的,是義大利和義大利的殖民地軍隊。無論是義大利還是義大利的殖民地軍,戰鬥力相較於德國軍隊來說,都只能算是馬馬虎虎。
在這種情況下參與戰鬥,威廉本身的安全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更何況,威廉所擔任的是團長的職位,也不需要衝鋒在前。他只要做好自己指揮官的本職工作,率領軍隊完成軍事任務即可。
在英法澳三國的聯合之下,東非戰場很快被開闢,大量的同盟國軍隊抵達了義大利殖民地,並且對義大利殖民軍隊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首先被進攻的,自然是前幾年義大利才拿下的阿比西尼亞帝國。
從地圖上也能看出,包括阿比西尼亞帝國在內的義大利東非殖民地,距離義大利本土是比較遙遠的。
義大利想要從本土前往東非殖民地,要麼經過蘇伊士運河,要麼就只能繞道整個非洲。
目前蘇伊士運河被英國人牢牢掌控,這也代表著義大利除了繞道非洲之外,再也沒有任何選擇。
但繞道非洲也不容易。直布羅陀被英國人掌控,這也代表著直布羅陀海峽充斥著大量的英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