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中午12點31分,位於巴黎的所有法國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全部被軍隊控制。
僅僅十多分鐘後,在許多巴黎市民和軍隊的注視之下,大名鼎鼎的魏剛上將進入了法國政府,並在大約一個多小時之後走了出來,前往了法國國會。
中午2點30分,一場新聞外交會議在法國國會舉行。現任國防次長羅恩、裝甲軍軍長戴高樂少將和陸軍上將魏剛均出席了這次會議。
會議開始,魏剛就語出驚人的宣佈,因為現任法國政府的叛國行為,他將廢除現任法國政府,並且建立臨時軍事政府。
魏剛表示,試圖向德國投降的行為是對法國的嚴重背叛,所有同意對德國投降的議員和官員都將受到國會的制裁。
除了建立臨時軍事政府之外,魏剛還表示,將取締法國國會,直到法國贏得這場戰爭。
在會議的最後,魏剛也宣佈了法國臨時政府的職位任命。
魏剛本人擔任法國臨時軍事政府總統,兼任法國總司令。原國防次長羅恩成為臨時軍事政府國防部長兼陸軍總司令。
戴高樂榮升為法國總參謀長、陸軍部長和巴黎守備軍總司令。
很明顯,法國臨時軍事政府的三巨頭也就是這三位了。
因為法國本身就是一個偏科嚴重的國家,法國陸軍的地位是要遠遠超過海軍和空軍的。
特別是目前陸軍大擴軍之後,陸軍的影響力甚至已經遠遠超過海軍和空軍的總和。
魏剛本人的宣告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這也代表著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法國在短時間內已經經歷了相當巨大的動盪。
但讓各國媒體沒想到的是,在這場新聞外交釋出會上,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媒體對魏剛的宣告表示了支援,甚至還公開表示法國正在走回正確的道路。
更讓各國媒體吃驚的是,法國這場外交新聞釋出會兩個小時之後,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就先後表態,表示認可法國的臨時軍事政府,並且表示法國和英澳之間的關係永遠不會變。
聰明人已經看出來了,法國這場軍事政變背後肯定少不了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身影。
畢竟只有法國衝在抵抗德國的最前線,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才會變得更加安全,也能減少相當一部分損失。
不過這些人看不看得出來已經無所謂了,在戴高樂率領的軍隊全面佔領法國政府和國會之後,在英澳政府快速表態之後,整個法國的局勢就已經穩定了下來。
控制阿爾貝總統、貝當、甘末林、賴伐爾等一系列主和派主要人物之後,剩下的主和派已經翻不起什麼風浪了。
更何況,法國臨時軍事政府已經得到了英澳的承認,就相當於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承認。
德意島的反對也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們本來就和法國處於戰爭狀態。
成為法國臨時軍事政府總統的魏剛,在上任的當天下午,就立刻宣佈廢除巴黎不設防計劃,並且重新調動軍隊前往巴黎北部,構建更加堅固的防線。
同時,一道來自國防部的命令下達給馬奇諾防線,要求馬奇諾防線湊齊20萬軍隊,並且立即揮師向西,準備支援巴黎。
在法國臨時軍事政府面向全巴黎和整個法國公開的《告全體法國人書》中,也能夠看到現在臨時軍事政府和魏剛本人的態度,那就是堅決的進行巴黎防禦戰,誓死保衛巴黎。
伴隨著法國政府的變動,軍隊也重新調動了起來。
此時最尷尬的,應該就是那些正在和德國軍隊接觸的法國外交人員了。他們還在嘗試著和德國軍隊接觸,但他們國內的政府已經經歷了巨大的變動。
此時心情不太好的,除了阿爾貝總統等被囚禁的人之外,或許也就只有德國和義大利的政府了。
他們距離兵不血刃拿下巴黎只有一步之遙,但卻被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搶了先。
相較於之前的法國政府,法國臨時軍事政府明顯更加不容易對付。他們對於戰爭的態度將更加堅定,這對於德國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雖然徹底解決了法國政府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但法國國內糟糕的狀況同樣令人擔心。
為了讓現在的臨時軍事政府專心的對抗德國人,在和英國人進行商議之後,澳大拉西亞決定加大對法國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