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好描述的,島國空軍和澳大拉西亞空軍在琉球群島的機場空戰,彷彿一場差距懸殊的大屠殺一般。
澳大拉西亞只墜毀了一架飛機,還是因為引擎故障才墜毀的,多少是有點運氣成分的。
除此之外,島國飛機再也沒有對澳大拉西亞空軍造成任何威脅,哪怕是重傷也沒有。
當然,如果把子彈擦過金屬框架所造成的一點劃痕和漆面的破損算在內,那確實是有不少的澳大拉西亞飛機受到了傷害,特別是對那些飛行員的傷害。
這就好比新提了一輛汽車,第一次正式上路就刮花了一般,難免會有所心疼的。
琉球群島的陸軍對這次空戰的失敗沒有任何意外。島國的空軍規模並不大,還被陸軍和海軍分割成了兩個派系,受到的影響還是比較嚴重的。
雖然琉球群島是最靠近澳大拉西亞的大型群島,但琉球群島的重要性仍然比不過島國本土。
澳大拉西亞明顯不可能成為一個純白人國家,但想要加入澳大拉西亞的其他種族,也必須為國家提供足夠的貢獻。
再加上大蘇丹國剛剛成立,幾個小蘇丹國之間的秩序並不是那麼穩定,還是有著一段時間的動亂的。
截止1936年初,菲律賓的總人口已經突破1600萬,在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中,能夠穩居前30。
雖然菲律賓和加里曼丹相較於歷史上都有著太大的變動,但人口方面並未遭到太大的影響。
當時的菲律賓人口也不多,被強大的西班牙影響也就理所當然了。
說到用人命來填補,菲律賓和加里曼丹軍隊自然有話說了。
具體原因想想也很簡單。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階段,在大部分時候,西班牙都是比較強大的。
但在此之後,加里曼丹大蘇丹國逐漸恢復了秩序,澳大拉西亞也出售給加里曼丹大量的糧食,讓這個大蘇丹國維持住了人口規模。
在阿瑟的眼中,這些加里曼丹土著就是良好的炮灰,他們的唯一作用就是在戰爭中替代澳大拉西亞人作戰。
要想同化這些土著,至少得擁有相匹配的人口規模。甚至就連現在的澳大拉西亞都不能做到,因為澳大拉西亞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同化如此大規模的土著。
第9軍軍長克里斯蒂,乘坐在最大的戰列艦正在關注著戰場的局勢。
還別說,這些土著軍隊還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
阿瑟所制定的各種福利政策可不是白享受的,至少阿瑟可不願意自己為澳大拉西亞人制定的政策,被那些黑皮猴子享受。
因為動亂,有相當一部分土著逃到了加里曼丹的山林,過著和野人沒有太大區別的生活。
加里曼丹聯合蘇丹國就更加特殊。整合了之前整個荷屬東印度的人口,讓加里曼丹聯和蘇丹國的人口從最開始就突破了3000萬。
克里斯蒂軍長使用望遠鏡密切關注著登陸戰的局勢。雖然不斷的有菲律賓和加里曼丹士兵死去,但克里斯蒂軍長的臉上沒有浮現出任何慌亂,反而還帶著一種微笑。
為什麼是精確到百萬的整數呢?
因為哪怕是澳大拉西亞,都無法實際確定加里曼丹大蘇丹國的人口數字。
“八嘎!開火,打退這些登陸船,不要讓他們靠近海岸!”駐防在海岸的島國軍隊自然也發現了想要登陸的澳大拉西亞軍隊。
在島國指揮官的命令下,大量的島國軍隊開始露頭,用機槍和步槍,試圖壓制澳大拉西亞登陸艦的靠近。
這時候,盤旋在天空的澳大拉西亞飛機就會不斷的光顧這些暴露的島國陣地,並且對其進行轟炸。
從語言和種族信仰方面,也能夠看出加里曼丹軍隊沒有遭受太大的影響,他們並沒有被同化。
反倒是已經明顯被影響的菲律賓人,是可以挑選一部分比較優秀的人口進行同化的。
兩世為人,阿瑟一直杜絕不了的,就是對於巧克力的厭惡。也就是澳大拉西亞在非洲沒有太大的殖民地了,要不然,阿瑟說不定還能獲得一個屠夫國王的稱號。
有許多菲律賓人信仰著天主教,他們有的說著英語,有的說著西班牙語,甚至還有不少混血的人口。
在土著軍隊“悍不畏死”的衝鋒之下,島國軍隊部署在琉球群島的防禦陣地也一個接著一個暴露。
當然,因為加里曼丹的開發程度遠遠遜色於爪哇島,導致在最開始的幾年,加里曼丹幾乎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人口。
因為想要搶灘登陸,就必須得在敵人的炮火和槍林彈雨中,對防守嚴密的海灘進行登陸。
但荷屬東印度不一樣。荷蘭人掌控這些土地的時候,荷蘭的實力已經衰弱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