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再怎麼做,永遠都無法改變島國土地面積狹小,礦產資源貧瘠的事實。
所謂的計劃,其實就是透過和島國戰爭的方式,將歐洲的戰爭變成英法和德意之間的內耗。
而且澳大拉西亞本身就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和石油,工業建設的成本要比島國低很多。
但這其實也大概說明了,在世界主要國家都擁有強大的核武器之後,那些別有野心的國家,也要收斂收斂自己的野心了。
很明顯,這樣遙遠的距離對我們的作戰計劃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
只有儘量削弱英法,特別是英國人的實力,澳大拉西亞才能獲得更多的土地,並且是以一種比較和平的方式。
這場競爭對澳大拉西亞來說,拖的時間越長,澳大拉西亞獲得勝利也就越輕鬆。
在沒有美國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亞作為歐洲之外的最強者,在歐洲內耗的情況下明顯是最大的受益者。
縱觀世界歷史,自從進入航海時代開始,世界霸主的更替往往伴隨著戰爭。
國防部麾下擁有海陸空三軍司令部、參謀部四個大部門,以及後勤部等小部門。
根據歷史的經驗來看,在這場戰爭結束後的近百年時間裡,幾乎不會有太大規模的戰爭了。
這也限制了島國的工業根本不可能發展到更大規模,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原材料。
大英帝國的霸主地位已經維持了近百年的時間,英國人自然不願意看到英國變成一個普通的列強國家,哪怕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的是澳大拉西亞,這個和英國幾乎同根同源,甚至連王室原本都是一家人的國家。
想要靠和平的方式成為世界霸主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沒有國家會願意看到自己慢慢的走下神壇。
這也代表著,我們在沖繩地區部署的飛機,可以輕易的騷擾到島國的本土地區。
畢竟你可以因為懷疑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而去搜查甚至是剿滅,但你絕對不會因為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而去搜查。
從澳大拉西亞對島國的作戰計劃中也能看出,軍隊並沒有太過重視島國這個所謂的列強國家。
島國擁有如此龐大的軍隊規模和軍艦規模,少不了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拮据困境。
島國是那個最拖不得的國家。島國獲勝的唯一希望,就是在海戰中獲得勝利,然後逐步封鎖澳大拉西亞本土,逐個攻破澳大拉西亞的海外領土。
懷疑有和真的有,在外交層面可是兩種結果。
但報復的時間並不是現在,現在我們有著其他的計劃。”
但當時的對手只是俄國在遠東的軍隊,並不是整個俄國,島國還是佔了很大的便宜的。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島國獲取物資的主要來源,除了亞洲大陸之外,基本上就是美洲和非洲了。
只要歐洲衰弱下來,澳大拉西亞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歐洲國家的遺產,並且獲得掌握世界霸權的機會。
至少在關乎國家存亡的大規模戰爭面前,這些土地的重要性是沒有那麼高的。
因為我們的盟友(菲律賓、加里曼丹、西海岸聯合王國、加利福尼亞)已經對島國宣戰,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組建超過150萬的龐大軍隊。
按照目前英國和法國軍隊的戰鬥力來看,想要達成這一目的,可謂困難重重。
沖繩最北端距離島國本土只有300公里左右,甚至一些更近的島嶼,往返距離也不足500公里。
像英國人的海峽殖民地、印度洋中心的查戈斯群島以及印度洋西部的模里西斯等地,對英國人來說重要性也沒有那麼高。
島國缺少足夠的物資供應,他們的進攻也會變得更加瘋狂。一旦他們的進攻陷入最終的瘋狂,我們獲勝的機會也會更大。
另外,島國在太平洋的一些島嶼,其中駐守的駐軍並不多,也在我們第一步的攻佔計劃當中。
因此,澳大拉西亞想要成為世界霸主的唯一方式,那就是在這場戰爭中儘可能的削弱英國,讓英國人自己意識到英國已經不再強大。
他們成為列強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打敗了當時遠東準備不足的俄國的部分軍隊。
沒有水泥和鋼筋還想造大樓,總不能建幾堵空氣牆吧!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