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拉西亞忙著進行軍工裝置的生產之時,地球另一端的西班牙,此時已經來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
隨著德國和義大利逐漸展現出自己的野心,西班牙內戰的天平也徹底倒向了德意和西班牙國民軍那邊。
隨著德國和俄國瓜分波蘭之後,俄國撤回了對西班牙的援助,這也讓西班牙共和政府變成了孤家寡人。
雖然有著澳大拉西亞一部分武器裝備的援助,但光靠一個西班牙,又怎能打得過德國和義大利的聯合呢?
軍隊高達百萬的波蘭都抵抗不住,更不要說目前軍隊已經不足40萬的西班牙共和政府了。
從去年年底開始,德國和義大利的空軍對西班牙共和政府所掌控的城市展開了無差別轟炸。
雖然有效攻擊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軍隊,但也對西班牙平民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根據西班牙政府的資料公佈,在德國和義大利的大轟炸中,對軍隊造成了大約1.7萬人的傷害,對平民卻造成了6.2萬人的傷亡。
德國也將自己新研發的坦克和飛機在西班牙的戰場上進行測試,最終取得了寶貴的經驗,並且將其用在了自己的武器裝備的研發中。
1936年2月2日,英法宣佈承認佛朗哥政權,並且斷絕與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外交聯絡。
2月3日,西班牙共和政府退出世界聯盟,並且怒斥英法只會為了自己一時的利益,枉顧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意願。
2月5日,西班牙海軍基地發生叛亂,海軍將領宣佈投靠西班牙國民軍。
2月7日,西班牙中部戰線司令卡薩多上校發動政變,宣佈接管西班牙共和國政權,並且在第二天向叛軍投降。
2月9日,西班牙國民軍和德國義大利軍隊共同接管了中部戰線的軍隊,並且開始大肆搜捕西班牙共和政府支援戰爭的民主人士。
2月11日,西班牙國民軍徹底佔領整個西班牙,內戰宣告結束。
在德國和義大利的支援下,佛朗哥在馬德里舉行了勝利大閱兵,並且在一片歡呼聲中,宣佈重建西班牙,並且自任為西班牙三軍總元帥、西班牙王國首相、西班牙攝政王,並且宣佈他所掌控的西班牙長槍黨為國內唯一合法政黨。
值得一提的是,佛朗哥所重建的西班牙,既不是君主時代的西班牙王國,也不是共和時代的西班牙共和國。
確切一點來說,佛朗哥所建立的,是西班牙國。這是一個介於君主制和軍事獨裁製之間的,具有佛朗哥特色的國家政體。
名義上,西班牙國仍然是君主制。但佛朗哥並不打算為西班牙尋找國王,也不打算重新迎回阿方索十三世。
佛朗哥宣佈西班牙王懸空,西班牙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王,只有攝政王佛朗哥。
恢復君主制而不恢復君主,這也讓國內外紛紛有了猜測,猜測佛朗哥會不會讓自己成為新的西班牙國王。
西班牙攝政王加三軍總元帥的高位,已經確保了佛朗哥在新的西班牙國至高無上的地位。
哪怕他真的想要成為西班牙新的國王,在德國和義大利的支援下,也是沒有絲毫難度的。
無非就是能不能獲得英法以及諸多歐洲君主國家的支援。但已經投靠德國和義大利並且實行軍事獨裁製之後,佛朗哥還會在意英法和其他歐洲君主國家的態度嗎?
西班牙共和政府滅亡之後,歐洲中小國家對英法徹底失望了。
1936年2月15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發表了《中立宣言》,宣告比利時王國將在國際局勢中保持絕對中立,並且退出了比利時之前加入了所有同盟和條約,包括世界聯盟。
很明顯,比利時這樣的作法已經證明了,相較於世界聯盟來說,他們更願意相信保持中立帶給自己的安全感。
這也代表著,隨著英法綏靖政策的不斷退讓,他們在歐洲國家中的威望已經越來越低。
雖然阿瑟並不相信比利時所宣告的絕對中立就能讓他們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獨善其身,但這樣的舉動確實給歐洲中小國家開了一個先例。
2月23日,荷蘭女王威廉明娜發表了《告子民書》,公開表示荷蘭將堅守中立,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永久中立國家。
在當天,荷蘭就宣佈退出世界聯盟,並且廢除任何非和平性質的條約。
一連兩個歐洲國家退出世界聯盟,這讓世界聯盟的威望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也讓其他國家隱隱都有著退出世界聯盟的想法。
話說回來,比利時和荷蘭宣佈中立並且退出世界聯盟,背後沒有德國人的推手是不可能的。
他們肯定和德國人達成了約定,否則比利時和荷蘭不可能如此輕易的就放棄世界聯盟,放棄英法對他們的獨立保證。
但德國人能否遵守他們的承諾,並沒有一個肯定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