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結束後的5月18日,都靈周邊仍然是一片硝煙,隨處可見的深坑和殘破的房屋,傾訴著這座城市過去幾天所遭受到的折磨。
“我們確實無法解決法國人的馬奇諾防線。”德國首相點了點頭,平淡但十分有自信的說道:“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去解決馬奇諾防線呢?”
南義大利農業比較強,在城市規模和知名度方面,遠遠比不上北義大利。
第二路軍隊主要是坦克和步兵,火力方面有著海軍的支援。這路軍隊的主要任務是從平原地區快速突進,威脅到義大利的熱那亞地區,並且完成對整個都靈地區的包圍。
只要攻克了熱那亞,所謂的軍事重鎮都靈也就成了孤島。這也是法國參謀部的計策,借鑑德國在波蘭地區的作戰理念,達到一面牽制,一面迅速突圍包抄的目的。
雖然法國人的空軍損傷也不小,但無奈法國的飛機數量更多。此消彼長之下,法國的空軍很快佔據了戰場的制空優勢。
德國政府表示,這次的借道只是針對法國人的戰爭行為,並非對中立國比利時有任何惡意。
和義大利不同,法國的首都巴黎位於內陸。無論從哪個方向空襲巴黎,都必須得穿過上百公里的法國國土。
但第四天,戰場的局勢就迎來了巨大的轉變。
這讓法國的飛機數量瞬間超過了義大利,甚至短暫的成為了歐洲擁有飛機數量最多的國家。
但義大利不行。羅馬是沿海城市,義大利根本不可能在海洋中部署大量的雷達系統,來探測有可能的法國人的襲擊。
法國政府表示,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大英帝國作為英法奧戰線中最強大的國家,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派遣陸軍部隊參戰,沒有盡到自己作為盟友的職責。
同時,大量的軍隊也在朝著都靈和熱那亞開拔,墨索里尼更是在出兵之前表示,義大利軍隊不會畏懼任何敵人。
這份通牒讓比利時政府猝不及防。更重要的是,德國政府只給比利時政府24小時的思考時間。
這也體現出了像英法這樣的工業強國,在面對如此大規模戰爭時所擁有的優勢。
很明顯,這就是赤裸裸的強盜行為了。
為了彌補奧地利政府,英法又重新湊齊了一批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動用空軍從南斯拉夫經過,運輸到奧地利。
其中損失比較慘重的,絕對是義大利西北部的軍事重鎮都靈了。
為了保護自己的首都巴黎,法國政府當機立斷,決定從法國中西部調集大量的軍隊。
之前也說過,拖的時間越長,對德國和義大利來說就越不友好。德國政府也明白這樣的影響,他們必須得想辦法幫助義大利,至少要穩定義大利國內的局勢。
在法國政府給奧地利政府的回電中也提到了,法國政府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發動對義大利的全面進攻,儘早解決義大利,讓奧地利人脫離兩線作戰的局面。
畢竟此時的問題說到底還是出在比利時的身上。只要比利時人能夠守住自己的國土,法比邊境也不會有任何危險。
義大利迫於這樣的壓力,肯定是要回撤進攻奧地利的軍隊的。奧地利一旦喪失了兩線作戰的壓力,雖然不可能打敗德國軍隊,但拖的時間肯定會更長。
面臨這樣的現狀,義大利軍隊有些慌了。他們也品嚐到了半個月之前奧地利政府的感覺,只能著急忙慌的求助自己強大的盟友德意志帝國。
法國政府要求,英國政府應當在半個月的時間內派遣至少10萬軍隊抵達法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派遣至少25萬軍隊,部署在法比邊境,並且幫助比利時人守衛自己的國土。
不過,法國人並不相信比利時人能夠真的守住自己的國土。這也是法國政府要求英國軍隊在法國登陸的原因。
今天暫且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