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剩下的幾十架看起來風格明顯迥異的飛機,才是真正屬於波蘭人國產的飛機。
當然,自從進入30年代之後,這樣的局面是要改善不少的。
波蘭人花費大代價研發了PLZ P.11戰鬥機,不僅改變了波蘭沒有優秀國產戰鬥機的現狀,同樣也讓波蘭在飛機方面,擁有了可以和其他列強競爭市場的優秀戰鬥機。
不同於許多國家仍然還在沿用的雙翼戰鬥機,波蘭人在進行戰鬥機研發的時候,就決定了新式戰鬥機是單翼結構。
很明顯,就波蘭人所取得的成果來看,他們在戰鬥機方面的研發還是比較成功的。PLZ P.11戰鬥機是一款表現優秀的飛機,絕對能和其他列強的主流戰鬥機相媲美。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波蘭的戰鬥機已經是歐洲一流,那麼他們國內的國產戰鬥機數量為什麼還這麼少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和波蘭關係密切的法國了。
作為列強之一,法國對於戰鬥機也是比較重視的。在擴建自己的空軍的時候,法國人讓國內的航空企業和國外的企業進行競爭,最終波蘭人取得了勝利,獲得了法國人的青睞。
波蘭為了出口PLZ P.11戰鬥機,特意研發出了P.24版本的戰鬥機。
在更換了新的金屬三葉螺旋槳,完善了飛機的整流罩、冷卻系統和油箱之後,P.24戰鬥機獲得了法國空軍的訂單,讓當時的波蘭人興奮不已。
因為P.24戰鬥機在平飛中幾乎達到了400千米每小時的恐怖速度,這架戰鬥機甚至被波蘭媒體驕傲地稱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
戰鬥機出口的訂單讓波蘭人嚐到了不小的甜頭,他們已經暫緩了建造國產飛機的計劃,將飛機的重點放在了出口上。
沒辦法,每出口兩架飛機,帶給波蘭的利潤就足夠波蘭人再建造一架飛機了。
只要能夠大批次的出口P.24戰鬥機,波蘭人甚至可以做到不需要自己出錢,就能夠武裝出一批強大的空軍。
而且,波蘭人自信,憑藉著他們高達70萬的陸軍和大量的坦克火炮的裝備,他們根本不遜色於任何國家,也不需要擔心來自任何國家的侵略。
這導致PLZ P.11戰鬥機誕生的這幾年時間裡,波蘭人只為自己建造了不到50架戰鬥機,剩下的全部用來出口,也確實為自己賺取了不小的收入。
但很明顯,在面臨戰爭的時候,新式飛機不足的缺點就被完完全全的展現了出來。
如果波蘭人擁有超過700架PLZ P.11戰鬥機,他們可以肆虐德國和義大利的天空。
但可惜,別說700架了,他們連70架都拿不出來。
英國和法國售賣給波蘭的飛機雖然也是新式飛機,但絕對不是英國和法國最先進的飛機。
這些飛機雖然具備一定的戰鬥力,但想要依靠他們擊敗德國和義大利最先進的飛機,絕對是十分困難的。
要知道,波蘭人引以為傲的,甚至大肆宣揚是全世界最快的飛機的PLZ P.11戰鬥機,在原型機方面的飛行速度,和義大利人的菲亞特CR.32箭式戰鬥機是處於同一水平的。
德國人這次行動動用了超過400架飛機,其中有超過250架都是義大利菲亞特CR.32飛機。
這種新式飛機數量方面的碾壓,已經註定了德國空軍在面對波蘭空軍的時候,戰績有多麼誇張了。
空軍行動的時候,陸軍也自然不會安靜的等著。
在德國參謀部的策劃之下,德國兵分兩路,對波蘭發起了猛烈進攻。
所有對波蘭進攻的30萬軍隊,被分成了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
第一集團軍駐紮在東普魯士,他們的任務是南下切割波蘭,把現有的波蘭一分為二。
第二集團軍駐紮在德波邊境,他們的任務是逐漸推動戰線,達到和第一集團軍裡外合圍的戰略目標。
因為兩個集團軍截然不同的任務,在具體的軍隊構成上,也是有著較大差異的。
第一集團軍主要任務是將波蘭切割,就比較考驗第一集團軍的機動性。在義大利的幫助下,第一集團軍裝備著大量的軍用卡車和坦克,在機動化方面已經達到了優秀水平。
第二集團軍的任務是推進戰線,這也代表著他們要面臨的才是波蘭人的主力軍隊。
為了加強第二集團軍的火力,德國和義大利聯合湊出了超過5000門火炮,目的就是用遮天蔽日的火力壓制,在正面直接摧毀波蘭人引以為傲的軍隊,以達到快速擊潰波蘭的目的。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