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昨天凌晨,德國政府正式向波蘭宣戰,並且驅逐了波蘭大使館的所有外交成員。
根據歐洲傳來的情報,在宣戰後大約一個小時內,就有至少數萬德國軍隊行動了起來,在天亮之前跨過了德波邊境線。
父親,戰爭來了。”1935年10月16日中午,阿瑟一臉平靜地聆聽著威廉所報告的歐洲情報。
“這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情,威廉二世號飛艇的爆炸或許也是早有預謀。”阿瑟點了點頭,沒有任何意外的對著威廉說道。
“父親,您是說,威廉二世號飛艇可能是德國人自己動的手腳嗎?”威廉有些不敢相信,德國人為了戰爭,連自己國內民眾都可以犧牲嗎?
“雖然只是我的猜測,但恐怕這有很大的可能是事實。”阿瑟反而沒有絲毫驚訝,如同早已經預料到一般,平淡的看向威廉:“
這是上位者的一種手段罷了,威廉。對於一些特別瘋狂的人來說,犧牲國內一些民眾的生命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那父親,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威廉接著詢問到。
阿瑟笑著,並未回答,而是將問題再度返還給威廉:“你覺得呢?威廉。如果是你的話,你認為我們應該怎麼做?”
“按照目前的局勢來看,法國人有很大可能會加入這場戰爭。只要波蘭能夠拖上三個月的時間,法國人就會進行充分的戰爭準備,並且對德國發起進攻。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又可以像上一次戰爭那樣,先大量出口軍火,賺到足夠的利益之後,再選擇有較大優勢的一方加入。”威廉思考了一會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願吧,威廉。”阿瑟笑著說道。
“父親,似乎您對德國和波蘭的戰爭有些悲觀?難道您覺得,擁有70萬軍隊,並且擁有大量騎兵的波蘭連三個月都撐不了嗎?”威廉有些詫異的詢問到。
雖然他對自己的父親很尊敬,但他同樣詫異阿瑟似乎一點都不看好波蘭。
要知道,波蘭的軍隊高達70萬人,比現在的德國人都要多出10萬。
而且,波蘭軍隊中有著大量的騎兵,這些騎兵在上一次的歐洲大戰中可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的。
“我並非對這場戰爭悲觀,只是並不相信波蘭人所吹噓的勇猛了。其實武器裝備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指揮官的才能優秀,只要士兵們悍不畏死,波蘭人可以和任何國家拖延一年半載。”阿瑟笑著解釋道:“
更何況,現在的德國也早已經不是20多年前強大的德意志帝國了。雖然他們早就廢除了限制條約,但對陸軍長時間的限制,仍然影響了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和軍事素質。
如果波蘭人真的有魚死網破的決心,我甚至覺得他們完全不需要法國的參戰,就能把現在的德國拖垮。
但問題是,波蘭人真的有這樣的恆心嗎?除非上帝親自幫助他們,否則,波蘭的失敗是遲早的事情,並且絕對會在三個月以內。”
“那父親,如果波蘭人的戰爭表現真的很差,法國人會及時幫助他們嗎?按照之前法國民眾的做法,法國政府想要開啟一場超級大戰的話,恐怕並不會得到法國民眾的支援。”威廉接著詢問到。
“這種事情或許只有上帝知道了,威廉。”阿瑟笑著拍了拍威廉的肩膀,回答道:“這得看那些法國政客怎麼選擇了。以國家利益為重,法國自然應該加入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限制德國的擴張。
但若以個人利益為重的話,那些政府官員為了他們地位的穩定,恐怕不會輕易發動一場戰爭。”
一般情況來說,軍事獨裁或者君主專制這樣的國家,在戰爭的時候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只需要統治者一聲令下,國家立即就能夠進入戰爭狀態,並且調動全國範圍內的一切人力和物力。
但法國這樣的共和國家就不同了。法國政府想要對德國宣戰,絕對不是發動一道命令那麼簡單的事情。
首先,和法國總統權力抗衡的,就是能夠選舉出首相的法國國會。
要是總統肆意妄為開啟戰爭,國會的彈劾也足夠法國總統喝一壺了。
更要命的是,要是引起了大量法國民眾的不滿,所引發的大遊行和大罷工,足以直接顛覆法國政府。
作為最早進行革命的國家之一,法國人對於遊行和革命可是情有獨鍾的。
要是真的因為違反民意導致民眾的大遊行和大罷工,不僅會讓自己的統治地位不保,還會讓自己被定在法蘭西的恥辱柱上。
大多數政客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會去違背民眾的態度。
這導致現在的法國政府想要發動對德國的戰爭非常困難,除非現在的法國總統能夠力排眾議,頂住一切壓力才行。
想到現任的法國總統阿爾貝,阿瑟和威廉同時不屑的輕哼一聲,絲毫不認為阿爾貝總統會主動的向德國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