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極大程度的方便了島國。島國從德國和義大利那購買了足夠的石油,在不經過澳大拉西亞的前提下,倒也能勉強滿足自己國內對於石油的需求。
但缺少石油這個問題仍舊存在。這也造就了島國軍隊和澳大拉西亞軍隊最大的不同,就是軍隊機械化的完成度。
在澳大拉西亞的軍隊,能夠看到大量的軍用汽車的身影。還有那些坦克和飛機,無一不是消耗石油資源的大戶。
島國雖然也有著軍用汽車,坦克和飛機,但在數量上就沒有澳大拉西亞這個產油大國那麼豪橫。
不過,和德國以及義大利作為目前最為極端和重視軍事的國家,島國在飛機方面的數量,其實是領先不少歐洲國家的。
根據粗略的情報統計,島國在西班牙內戰爆發前的飛機數量大約為870架左右,這一數字已經超過當時的大英帝國了。
而在西班牙內戰爆發之後,島國又進一步提高了飛機的產量。
截止目前為止,他們的軍事飛機數量應該已經突破了1200架,是除了澳大拉西亞之外,飛機數量最多的國家。
當然,島國的這個第二名,其實是有些取巧的。
雖然這1200架中不乏戰鬥力比較強大的飛機,但也有接近一半是老掉牙的產品,真正的戰鬥力並沒有那麼強大。
而且,歐洲列強的飛機數量也都開始猛增,這也算是世界範圍內的一場空軍軍備競賽。
英國雖然在局勢上保持了中立,但他們的空軍數量始終都保持在高水平的增長中。
原因也很簡單。英國仍然在不斷的建造航空母艦,航空母艦自然需要大量的飛機數量。
就目前阿瑟所掌握的關於英國的情報來看,英國人的飛機也已經突破了1000架,並且在以每年300架左右的速度穩定增長。
其實按英國人的工業水平來看,如果他們想要不顧一切的生產飛機,年產量絕對是一個誇張的數字。
但在沒有進入戰爭狀態之前,大量生產飛機所造成的財政負擔,對英國人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雖然目前的主流飛機還是木製的,造價並沒有那麼昂貴。
是的,木製的飛機。
雖然以後世的目光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對於現在的世界各國來說,木頭製作的飛機其實並沒有那麼特殊。
首先就是全金屬飛機高額的製造成本了。澳大拉西亞目前單架飛機的建造成本大約在1.5到2.5萬澳元,算是全世界範圍內價格最為昂貴的軍用飛機了。
這樣的造價並不誇張,是目前全金屬飛機的正常成本。
這也是澳大拉西亞沒有大量製造飛機的原因。要是成千上萬架的製造飛機,所帶來的資金方面的成本,就足夠讓財政部門頭疼了。
相較於成本高昂的全金屬飛機,價格更加低廉的木製飛機,才是目前世界飛機發展的主流。
根據各國飛機造價的資料來看,一架較為普通的木製飛機,製造成本只有5000澳元左右,最貴也不會超過1萬澳元。
按照兩種飛機的綜合成本來看,一架全金屬飛機所需要花費的資金,完全可以製造2到3架木製飛機。
要不是阿瑟清楚全金屬飛機在戰鬥中的優勢遠遠超過木製飛機,恐怕澳大拉西亞現在的飛機設計,同樣也是以木質飛機為主。
這也是阿瑟在聽到歐洲各國大量建造飛機的時候仍然不慌的原因。除了來自噴氣式發動機的巨大優勢之外,全金屬飛機面對木製飛機的優勢,也是阿瑟波瀾不驚的原因。
當然,木製飛機也不是沒有優點的。木製飛機除了造價比較低之外,本身因為重量比較輕的原因,在天空中是比較靈活的。
但在使用了噴氣式發動機的全金屬飛機面前,靈活的優點也被抵消了大半。
雖然重量更輕,但噴氣式飛機的速度肯定要超過木質飛機。而且,木質飛機幾乎無法承受噴氣式飛機的速度,這也決定了木製飛機的上限遠遠落後於全金屬飛機。
這也代表著,各國主流的木質飛機,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除了成本確實比較低這個優點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好處了。
在沒有外界因素影響的前提下,木製的飛機確實也能承受較快速度的飛行。
但要是被大口徑子彈或者更大威力的武器命中,對於比較脆弱的木質飛機來說,四分五裂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