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為德國謀劃波蘭的領土提供了方便。德國真正的野心還沒有暴露,英國和法國的民眾還沒有看清德國人真正的目的。
根據德國和義大利政府達成的約定,經過三個月的準備之後,雙方將在1935年的10月15日發起對波蘭的進攻。
如果在此之前,波蘭人願意退讓,戰爭準備可以取消。但如果英法有任何一方決定維護波蘭的獨立,德國和義大利將準備一場超級大戰,逼迫英法進行退讓。
1935年7月21日,在德國國會的例行會議上,德國統治者進行了足足兩個小時的相當精彩的演講。
德國統治者重提了曾經德意志帝國龐大的領土,並且表示但澤在任何時候都是德國的合法領土,但澤的主權不容任何國家的侵犯。
見演講所引起的反應很好,德國統治者又趁機重提了波蘭在一戰後佔領德國領土的事實。
透過民族仇恨轉移到波蘭的方式,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德國人對波蘭的戰爭慾望。
這場演講沒有任何公開的,以重大新聞的形式,很快傳播到了整個歐洲。
還沒等波蘭有所表態,在第二天的媒體採訪上,德國政府就公開表示,德國將不惜一切代價武力收回但澤的主權,並且誓死捍衛德國的所有合法領土。
德國政府的表態很快引起了歐洲範圍內的局勢緊張。特別是波蘭,對於自己的鄰居十分忌憚。
波蘭政府很快做出了回應。波蘭人表示,不管是波蘭控制的但澤自由市還是吞併的德國領土,都是德國因為上一次歐洲大戰的罪責,以贖罪的方式割讓給波蘭的。
德國人妄圖收回但澤和領土的行為,不僅是在挑釁波蘭政府的威嚴,同樣也是在挑釁協約國對德國罪惡的審判。
波蘭政府義正言辭的表示,波蘭人永遠不會忘記德國在上一次歐洲大戰中的罪惡,也永遠不會接受德國要求返還領土的行為。
此時的波蘭,還暢想自己在十多年前所提出的大波蘭主義。從俄國拿到立陶宛王國的控制權之後,波蘭人的自信心已經無限的提高了。
雖然面對的是一戰前的世界第一陸軍強國,但對於波蘭人來說,德國也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更何況,早在波蘭獨立之後,就和包括英法在內的諸多歐洲強國達成了合作。
波蘭和歐洲列強所簽訂的條約,包括法波互助條約,英波互助協定,波俄合約等等。
坐擁英國和法國的支援,波蘭人沒有任何向德國退縮的想法。在德國頻頻向德波邊境調動軍隊之後,波蘭人宣佈擴軍,並且將自己的大部分軍隊都調集到和德國的邊境。
這下好了,歐洲不再是戰爭迷霧漫布了,而是戰爭的火焰已經點燃。
眼見著雙方極有可能爆發一場戰爭,和這次衝突沒有任何關係的法國反而慌了。
對於法國來說,德國和波蘭有可能的戰爭,其實是在將法國推向深淵。
如果法國不幫助波蘭,吞併波蘭之後的德國,綜合實力將徹底超過法國,比肩甚至超過曾經的德意志帝國。
但如果法國幫助波蘭的話,此時和德國人打一場大規模戰爭並不是法國人想看到的。
更要命的是,德國此時並不止義大利一個盟友。已經在西班牙內戰佔據優勢的國民軍,還有位於遠東的島國,同樣都是德國人的盟友。
此時明確支援法國的只有奧地利帝國,法奧兩個國家加起來,與德國和義大利只是勉強的均勢罷了。
就算最終能夠打敗德國人,法國人所要面臨的,也絕對是不少於上一次世界大戰的龐大傷亡。
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先後經歷兩次巨大的傷亡,這是法國政府根本無法承受的慘重損失,也是法國民眾根本不願意再來一次的恐怖經歷。
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法國政府決定讓堅決不妥協的波蘭進行一定的退讓。
在法國主和派看來,德國對波蘭的領土要求是有那麼一定的道理的。就像法國在普法戰爭結束之後無比渴望被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一樣,強大的德國人對被割讓出去的但澤和其他領土有著重新收復的想法,倒也不是那麼過分。
甚至,哪怕德國人還沒有對法國所控制的曾經屬於德國領土的共和國進行領土要求,法國人也決定將這個共和國的主權轉交給德國。
如果一丁點的領土就能夠換來長時間的和平,對於現在的法國政府來說,這是足以解決自己大麻煩的好事情。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