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陛下。有了您的支援,達到每年5枚原子彈的產量並不困難。但要是想在生產五枚原子彈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核武器的小型化研發,恐怕我們還得需要相關方面的專家幫助才行。”愛因斯坦點了點頭,說道。
原子彈的小型化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就算能夠成功小型化,也得考慮到小型化之後的原子彈怎樣和導彈配合,達到最良好的狀態。
這也代表著,必須要那些導彈研發方面的專家幫助,才能實現原子彈加導彈的結合。
對於愛因斯坦的要求,阿瑟自然不會拒絕。
說起來,導彈研發到現在已經陷入停滯,短時間內是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的。
和核武器結合明顯是能夠快速出結果的專案。要是能在二戰爆發之前就成功將導彈和核武器結合起來,這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就擁有了全球核威懾能力。
當然,這種全球核威懾能力,實際上是比較笨拙的。而且,對於一些偏遠的內陸地區,導彈明顯是光顧不到的。
與其說是全球核威懾,倒不如說是對全球所有沿海國家的核威懾。特別是像島國這樣的沿海,有太大戰略縱深的國家,對這些國家的威懾是巨大的。
在擁有足夠核武器儲備的情況下,澳大拉西亞甚至可以完全摧毀島國的沿海城市,讓島國這個國家從列強跌落到小國家的級別。
這對現有的戰爭理念改變是巨大的。在此之前,消滅一個國家的方式雖然多,但大體上也只有兩種。
一種是實現全面佔領,在漫長的歷史中將一個國家完全同化。另一種就是實現完全分裂,讓一個統一的國家分裂成多個小國家,讓多個小國家之間相互制衡。
但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去同化或者分裂一個特別強大的國家。
一戰的戰敗國大都保留了元氣,哪怕是損失了匈牙利的奧地利帝國,目前仍然能算是列強之一。
但在將來的戰爭中,澳大拉西亞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手段打垮島國這個國家。
每一枚原子彈掉落在地上,所代表的就是島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民眾的傷亡。
目前島國的人口也就幾千萬,如果做的殘忍一點,甚至可以讓島國這個民族人口銳減到百萬級別。
當然,這麼做就太過瘋狂,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到阿瑟在歷史中的名聲。
畢竟人類歷史上屠殺敵人再兇狠的將領,也不過只是達到幾十萬上百萬的級別而已。
要是真的讓這個民族變成百萬人口級別,澳大拉西亞需要屠戮的島國人數量,可是要高達數千萬的。
這一數字可比一戰中人類的總傷害還要高。要是阿瑟真的這麼做了,雖然大快人心,但對澳大拉西亞和阿瑟的名聲打擊,也足以讓澳大拉西亞接下來的統治變得動盪。
對於島國這個國家,阿瑟在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處理辦法。
核武器是肯定要投放的,要給島國這個國家相當沉重的創傷,才能讓這條狗聽話。
其次,如果控制的好,島國這個極端的民族也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在快速擊敗島國的前提下,可以控制島國的政府,組建出一支龐大的島國軍隊,幫助澳大拉西亞遠征歐洲。
這些島國人將會和菲律賓人以及加里曼丹人一樣,變成有一定價值的,可以隨便損失的炮灰。
而且,島國所在的位置,也能限制現在已經統一的俄國的發展。
阿瑟對於現在的俄國還是有一定的忌憚的。尼古拉二世遠遁倫敦之後,俄國政府對於俄國所有疆域已經實現了完全控制。
一個統一的,思想新穎的俄國,再加上人口上億的俄國民眾,以及俄國龐大的疆域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這個國家所展現出來的潛力,甚至是要超過澳大拉西亞的。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始終是個問題,面對人口是自己兩倍還要多的俄國,天然性的就陷入了劣勢。
當然,俄國廣袤的疆域對俄國來說也是個問題。雖然他們擁有列強本土人口中最多的上億人,但其中的絕大多數人口都聚集在東歐。
龐大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很少會有俄國人自願的踏足。除了俄國所部署的軍隊之外,也就只有少數的幾個城市和比較溫暖的地方,才會看到俄國人的蹤影。
對於俄國來說,治理如此龐大的疆域,所需要耗費的人力和物資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也就是新的俄國政府了。要是之前的尼古拉沙皇政府,龐大的人口和廣袤的疆域,反而成了沙皇政府的負擔。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