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代表著一件事,哪怕阿瑟辛辛苦苦的幫助阿方索十三世重登王位,西班牙的王位繼承人也不是阿瑟想要看到的胡安王子。
正是因為明白了這一點,阿方索十三世明白,想要讓阿瑟支援自己復辟,就必須得把王位的繼承人變成胡安王子。
怎麼做最有效呢?當然是讓其他的兩個兒子放棄王位的繼承權了。
雖然這麼做對於另外兩個兒子來說有些不公平,但為了整個家族,阿方索十三世還是決定這麼做,來換取自己有可能的復辟機會。
不過,阿方索十三世也不可能直愣愣的向阿瑟表示他會讓兩個兒子放棄王位繼承權。
這種事情並不光彩,拿在明面上來說只會徒增笑柄。更何況,這樣的結果雖然是阿瑟想看到的,但卻不是阿瑟想聽到的。
因此,阿方索十三世只能自己悄悄的去做這件事,還得讓阿瑟“意外”的知道,以證明這件事和阿瑟沒有任何關係。
阿瑟並不知道此時內心十分複雜的阿方索十三世的想法。就算知道了,阿瑟也並不是太在乎。
畢竟澳大拉西亞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幫助阿方索十三世,更何況是讓此時混亂的西班牙重新恢復君主制。
在阿瑟的心中,就算要推行阿方索十三世的王位復辟計劃,也絕對是西班牙內戰以後了。
畢竟此時的西班牙民眾可沒有徹底對共和制死心,而且左翼和右翼政黨的實力也十分強大,澳大拉西亞沒有理由平白浪費人力物力在西班牙身上。
阿瑟明白,西班牙這樣的局勢絕對要爆發一場內戰。內戰不僅會消耗左翼和右翼政黨的實力,同樣也會讓西班牙民眾對這樣的共和制失望。
再加上阿瑟清楚內戰後崛起的政黨到底屬於什麼意識形態,也自然不會在這樣的時候阻止西班牙的內戰。
只有西班牙人經歷了一切之後,幡然醒悟君主制的美好,他們才會支援阿方索十三世的復辟。
還沒等歐洲人適應混亂的局勢,歐洲就變得更加混亂了。
1934年3月,經過精心準備之後的德國,派出了一隻大約三萬人的軍隊,從德國中部地區向西,進入了一戰後所劃定的萊茵蘭非軍事區。
這對德國和歐洲,甚至對世界來說都有極大的影響。萊茵蘭非軍事區,那可是整個協約國所約定的,對德國的最大限制之一。
非軍事區位於德國西部,這裡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也擁有相當豐富的礦產資源。
當德國的軍隊重新踏入萊茵蘭,這代表著德國對一戰後的世界局勢發起了挑釁,也代表著德國並不承認一戰後所簽署的和約。
沒有人知道此時小鬍子的想法,但他的想法絕對很瘋狂。
還沒等英法給出反應,德國外交部長就把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三國的外交大使召集到了外交部,並且遞給了他們一份廢除萊茵蘭非軍事區的通知。
是的,這是一份通知。
特別是英國和法國的外交大使,在拿到這份通知的時候,德國的軍隊已經進駐非軍事區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了。
面對著德國如同挑釁一般的行為,英法兩國的外交大使十分憤怒,但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只是普通的外交大使,可沒有直接和德國宣戰的權利。
甚至,就連相應的態度他們都要和國內溝通後才能決定,任何可能挑起戰爭的態度,他們是無權擅作主張的。
而和德國有著相關協定的義大利,很明顯是早就清楚德國進駐萊茵蘭非軍事區的行動的。
義大利外交大使光明正大的支援了德國的行動,並且宣稱德國這是合法的,行使自己國家領土主權的行為。
面對德國和義大利的狼狽為奸,英法外交大臣沒有任何言語,面帶憤怒的將這份通知的所有內容傳回了國內。
同樣著傳回英法國內的,還有德國外交部門提出的一份新的合約。
這份合約完全推翻了一戰後協約國對德國的限制,同樣也廢除了萊茵蘭非軍事區的規定。
可以這麼說,按照德國人所提出的新的合約,德國將變成一個真真正正的沒有任何限制的列強,而不是那個人們所熟知的一戰的戰敗國。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