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均衡派,其實可以理解為阿瑟的死忠。他們的政治思想並不固定,阿瑟的想法才是決定他們政治思想的根本原因。
如果非要阿瑟進行選擇,阿瑟其實更偏向於激進派和均衡派。
倒不是說哪方的忠誠度更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阿瑟看中了激進派和均衡派對於戰爭的支援和興奮態度。
保守派顧名思義,在思想上還是有著些許的保守的。就比如第二屆首相瓦爾特,作為澳大利亞本土勢力出身,他所力主的就是澳大利亞低調發展,甚至主張精簡軍隊,節省軍費開支。
在這樣的時代,激進派明顯更加適合統治國家。雖然戴澤·沃森已經連任四屆內閣成員,但阿瑟並不看好比較保守的戴澤·沃森,能夠帶領澳大拉西亞打贏這場戰爭。
阿瑟的態度,已經決定了下一屆內閣首相的人選。
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選舉,勞爾首相順利連任,成為澳大拉西亞帝國第一屆內閣首相。
戴澤·沃森也結束了自己四任內閣成員的政治生涯,帶著自己的男爵頭銜,非常聰明的選擇了退休。
憑藉著可以世襲的男爵爵位,戴澤·沃森讓本來是平民的沃森家族成功成為了澳大拉西亞的貴族家族。
這份功勞已經足夠了,戴澤·沃森也是個聰明人,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選擇離開。
對於這樣的聰明人,阿瑟也自然不會過河拆橋。畢竟也是四屆內閣政府老臣,從1911年就擔任澳大拉西亞內閣大臣,有22年都待在國家最重要的內閣政府。
在戴澤·沃森離開的時候,阿瑟特意又賞賜給戴澤·沃森一大片土地,並且授予他一枚勳章作為獎勵。
說回內閣。
雖然首相仍然是勞爾,但這一屆內閣政府相較於上一屆來說,變動還是比較大的。
前首相羅傑帶領著澳大拉西亞國家黨成功迴歸,並且成功拿下了眾議院議長這個相當重要的職位。
為了安撫保守派,阿瑟選擇了理念同為保守派的農業大臣馬切伊作為新一任內閣政府的國務大臣。
大主教自然不用多說,只有在斯蒂德大主教死亡之後,澳大拉西亞才會迎來新一任主教。
國防大臣仍然由托馬斯連任。在未來幾年內很有可能爆發戰爭的情況下,阿瑟並不打算在這一屆內閣政府就更換國防部長。
畢竟托馬斯的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他就任國防大臣以來,所提出的一些軍事方面的擴張計劃,以及在軍事科技方面的投入,阿瑟還是非常滿意的。
就是這傢伙每年要軍費的時候,顯得有些太過瘋狂,讓內閣多位成員包括阿瑟在內,都有些煩不勝煩。
不過,也知道托馬斯部長是為了國家的軍事考慮,哪怕阿瑟每年年初都會被托馬斯部長煩一遍,阿瑟仍然沒有任何處罰托馬斯部長的想法。
畢竟,阿瑟也很希望看到國家軍事方面變得更加強大。雖然經濟、工業、人口和軍事各方面因素決定著國家的綜合實力,但只有軍事實力變得強大了,才會讓那些敵人真正的感覺到害怕。
上一任財政大臣亨特,重新成為了王室事務大臣。而上一任王室事務大臣亞傑丁,則是阿瑟給喬治準備的,西海岸聯合王國的首相。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老亨特管家的年齡俞漸增長,王室財團的許多事物,已經逐漸轉交到了亨特的手中。
這也是亨特從財政大臣的重要位置上下來的原因。王室事務大臣平時的事情並不多,這段時間正好也能讓他來掌控整個王室財團。
有著連續兩屆財政大臣的歷練,亨特能否掌控整個王室財團,阿瑟還是比較放心的。
畢竟,連國家方面的財政都能夠管理,更不要說王室財團了。
更何況,阿瑟的其他心腹也不少,皇室財團旗下的各個企業還有著各自管理的人選。
亨特只需要管理這些個企業的領導者,就能夠間接的管理整個王室財團。
當然,現在的王室財團其實有著新的名字,叫做皇家財團。
畢竟帝國已經建立了,澳大拉西亞王室也成功的變成了澳大拉西亞皇室,可以名正言順的賦予一些企業和單位皇家的稱號了。
說回內閣。除了這幾個比較眼熟的成員之外,其他的內閣職位多多少少都有著人員變動。
這些職位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掌管著國家財政的財政大臣了。
財政大臣的人選是一個新的名字,菲恩·哈德森。菲恩·哈德森先後經歷過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特別區區長、西澳大利亞州州長、悉尼總督和首都特區區長的職位,眾議院的推選之下,成為新一任內閣政府的財政大臣。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