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以誠實和公正的原則統治澳大拉西亞,尊重和遵守帝國的憲法和法律,盡一切所能保障所有人民的安全和福祉。
我將採取措施,保障帝國的經濟繁榮。我將創造更加公正的法律制度,以確保每個公民都能夠享受到平等的權益。
我發誓,我將維護和保護國家的藝術和文化遺產,並將愛護國家和子民視作我的終身奮鬥目標。
我將與所有子民一起見證,偉大的國家終將站立在世界之巔,偉大的民族終將成為世界的推動者。
澳大拉西亞萬歲!帝國萬歲!”
當阿瑟的宣誓詞結束,廣場外已是掌聲雷動。澳大拉西亞民眾狂熱的歡呼,凝聚而成的呼喊聲似乎要震破天空。
不少在人群中已經耳鳴的外國媒體,看著周邊澳大拉西亞人狂熱的舉動,悄悄的嚥了一口唾沫,將內心中澳大拉西亞的可怕程度抬高了好幾個級別。
不少國家的君主和官員,也在悄悄的注視著這一幕,並且內心不斷的將澳大拉西亞的重要性提高。
喬治五世更是有些羨慕的感嘆道:“惹惱了曾經的德國,我們只需要和德國的軍隊作戰。但如果我們惹惱了現在的澳大拉西亞,我們將和澳大拉西亞所有民眾作戰。”
當一個國家的民眾由內而外的凝聚成一體,不管他所面對的敵人再怎麼強大,所面臨的也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失敗。
阿瑟不知道島國的官員看到澳大拉西亞的盛況是怎樣的感想,但現在,阿瑟確定,澳大拉西亞在自己30多年的努力經營下,已經真真正正的變成了一個超級強國。
澳大拉西亞人的民族觀念在帝國成立以後,就已經被大部分澳大拉西亞人牢牢的記在心中,並且由衷的接受。
以後的澳大拉西亞沒有太多的民族之分了,因為大家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那就是澳大拉西亞人。
澳大拉西亞帝國的建立,正在以一種極為迅速的速度被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大部分民眾都知道,這個帝國的強大程度不容小覷,甚至綜合威脅能力或許要超過曾經的德意志帝國。
威廉二世可沒有如此狂熱忠心的民眾,但還是對曾經的世界局勢發起了猛烈的衝擊,更是差點讓英國人掉下神臺。
如今崛起一個更加強大的帝國,不知道對目前的世界局勢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管國外的政客願不願意承認,擁有帝國頭銜的澳大拉西亞,絕對要比之前難對付的多。
帝國的成立成功的將澳大拉西亞的所有地區整合在了一起,不論是澳大利亞還是紐西蘭,不論是新幾內亞還是爪哇,他們都將成為光榮的帝國公民。
而且,阿瑟順理成章地成為阿瑟大帝,這對那些原本就對阿瑟十分狂熱的民眾來說,讓自己更多了一些對阿瑟狂熱的理由。
雖然這種盲目崇拜對於民主國家來說並非好事,但對於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君主制國家來說,這可是加強國家凝聚力,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良好方法。
而且,民眾對阿瑟的盲目崇拜,也會轉嫁一部分好感給阿瑟的子女。
將來威廉皇儲登基的時候,他所遭受到的阻力也會變得很小,能夠很輕易的就掌控整個國家。
這就好像維多利亞女王之後的愛德華七世一樣。不管愛德華七世的能力如何,他總是能很輕易的掌控英國的話語權,因為他是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子。
外界的輿論阿瑟已經不在乎了,只要歐洲各君主國承認帝國的合法性,那麼澳大拉西亞帝國就是合理合法的。
更何況,澳大拉西亞民眾對此都沒有任何意見,那麼帝國的成立就是理所當然。
成功加冕為皇帝之後,阿瑟在歐洲王室中的話語權又多了幾分。
雖然西方的國王和皇帝沒有太大的等級差異,並不是像東方那樣,皇帝才是國家的統治者,國王是皇帝冊封的封臣。
但不得不承認,國王和皇帝之間確實有著一道鴻溝。目前備受認可的帝國並不多,真正有實力的帝國,或許也就只剩下澳大拉西亞帝國了。
德意志帝國徒有其表,真正掌權的和君主制沒有任何關係。奧地利帝國被削弱了太多,綜合實力還不如之前的中等列強奧匈帝國。
大英帝國自然不用多說。雖然大英帝國非常強大,但帝國的頭銜來自印度,就決定了大英帝國在歐洲王室眼中,並不算是一個合法的帝國。
這也是喬治五世十分羨慕阿瑟的原因。明明他統治的國家比澳大拉西亞更加強大,但成為皇帝的卻是阿瑟。
而且,歐洲王室對阿瑟成為皇帝幾乎沒有任何意見,但他在印度的皇位,充其量也只是自娛自樂罷了。
要是喬治五世自稱為喬治皇帝,恐怕迎接他的,只有來自於歐洲王室的嘲笑了。
在帝國建立的第二天,也就是1933年1月11日,澳大拉西亞帝國政府向外公開了一條重磅訊息:
即日起,正式確定每年的1月13日為阿瑟大帝日,也稱皇誕日,來慶祝澳大拉西亞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偉大帝國的開創者阿瑟的生日。
因為1月13日處於澳大拉西亞每年一週的國慶節假日,澳大拉西亞政府正式宣佈,以後的國慶日將延長三天,更改為每年1月10號到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