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有澳大拉西亞人來說,1933年的國慶節顯得格外不同。
在這個本來平淡如往常的日子,因為被確定為帝國的建立日,以及澳大拉西亞第一任皇帝阿瑟登基的日子,就變得非常的與眾不同。
早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也就是1932年的聖誕節前後,聖阿瑟堡周邊已經圍滿了國內外的媒體。
瘋狂的民眾甚至在一月到來之前就已經擁堵在聖阿瑟堡,讓他們這麼瘋狂的原因只是一個阿瑟登基典禮時非常遙遠的位置。
澳大拉西亞人有多麼瘋狂呢?
根據交通運輸部門的資料,從去年的12月開始,各地前來聖阿瑟堡的列車就處於列列爆滿的狀態,哪怕多增加了幾輛執行的列車也於事無補。
人口剛剛超過百萬人的聖阿瑟堡,目前預計停留在市區的人口就已經超過150萬。
這對聖阿瑟堡的治安維護來說是極其致命的。因為警察人手的不足,首都特區已經緊急向其他的州調遣了數千名警察,目的就是為了在阿瑟登基典禮的時候,以最大的努力維護秩序。
好訊息是,民眾們也知道這次登機典禮對阿瑟有多麼重要。雖然各處已經擁堵不堪,但違法犯罪的事件很少發生。一經發生,也會被周圍見義勇為的澳大拉西亞人強行制止。
畢竟現在澳大拉西亞的生活比之前好了太多,人們也完全不需要為了自己的口糧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目前在澳大拉西亞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要麼是國外專門派遣的澳大拉西亞進行破壞的間諜,要麼就是那些過著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從來不會安分的服從法治的暴亂分子。
無論是哪一種人群,都是澳大拉西亞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存在。面對著各類的違法犯罪事件,澳大拉西亞也有相關的見義勇為獎勵。
甚至如果因為見義勇為導致受傷的話,政府還會承擔見義勇為者的醫療花費,並且額外進行一定的補貼和獎勵。
這也是澳大拉西亞犯罪率降低的一大原因。只要見義勇為和樂意見義勇為的人多了,再加上政府的引導和鼓勵,總會震懾住一些宵小之輩的。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1月10日,聖阿瑟堡的盛況也接近了澳大拉西亞最大的兩座城市。
對於官員們來說,帝國的建立對他們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好處的。首先就是阿瑟公開表示,會在帝國建立之後賞賜一些對帝國建立有功勞的功臣們,讓澳大拉西亞的貴族階級變得更加繁榮。
這讓那些官員們對於登基典禮之後的大封賞非常期待,也在不斷的猜測自己能否獲得想要的爵位。
隨著時間來到1933年1月10日,澳大拉西亞帝國的成立儀式,也是帝國首位皇帝阿瑟的登基典禮正式開始。
登基典禮的盛況是空前絕後的,狂熱的澳大拉西亞人幾乎圍滿了萬國宮前的廣場。
附近好幾公里的道路上,全部聚集著狂熱而興奮的澳大拉西亞人。
有媒體再次發出了由衷的感嘆:“如果此時阿瑟大帝讓這些民眾發起對任何國家的戰爭,有很大的可能,這些民眾會不經任何思考的服從。”
是的,伴隨著帝國的即將建立,阿瑟在國內外也有了新的稱呼,阿瑟大帝。
在西方,通常被冠以大帝稱謂的人,基本上都是建立了非常輝煌時代的統治者。
就比如極為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也盛極一時。
作為澳大拉西亞第一位皇帝,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開國之君,阿瑟的這次登基典禮毫無疑問吸引了國內外大量民眾的目光。
保守估計下,現場至少有上千臺照相機和攝像機,皇室和政府也各自聯絡了攝像團隊,為的就是保留澳大拉西亞這值得紀念的一刻。
為了給後世子民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在登基典禮的當天,阿瑟幾乎全程面帶微笑,猶如提線木一般,進行著一項又一項繁瑣的儀式。
負責給阿瑟戴上皇冠的,自然是澳大拉西亞最大的主教,斯蒂德大主教了。
參加阿瑟登基典禮的貴賓,有包括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在內的多位歐洲國王,還有包括芬蘭大公德米特里在內的數十個歐洲公爵。
可以這麼說,只要是歐洲系的君主制國家,基本都有來自王室和政府的重要成員出席。
多個媒體報道這一盛況的時候,都忍不住的感嘆:“這真是君主制的好日子!”
在各位來賓中,身份最尊貴的,應該就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了。
按照道理來說,喬治五世作為阿瑟的同輩,在年齡比阿瑟大的基礎上,所在的國家比阿瑟的國家也強大,是可以不用親自出席的。
但不知喬治五世是出於怎樣的目的,總之,他帶著自己的幾個王子,確實是親自出席了阿瑟的登基典禮。
身著早已經準備好的尊貴的帝皇禮服,阿瑟站在廣場上的演講臺,面色嚴肅而莊重的宣誓到:“
我,康諾德·阿瑟,向上帝和所有子民發誓,我將真誠的為澳大拉西亞帝國的利益而努力。
我發誓,我將盡我一切的努力維護澳大拉西亞人民的權利和自由,並與一切危害人民權利和自由的敵人而戰。
作為澳大拉西亞的皇帝,我發誓我將保證任何一寸國土不受敵人的侵犯,哪怕是付出我的鮮血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