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阿瑟為什麼將獎勵全部放在了曼努埃爾的後代身上。一個菲律賓人和一個澳大拉西亞人在身份和福利待遇上有著極大的差距,曼努埃爾也自然明白成為澳大拉西亞人的好處。
說回現在的菲律賓政府。
對於目前的軍隊大約有15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步兵。
除此之外,菲律賓有一個騎兵師,一個火炮師和少量的岸防海軍。
這樣的軍隊數量防禦整個菲律賓倒不是問題,但要是在將來的戰爭中發揮出作用,就顯得有些困難了。
畢竟菲律賓也是不能放棄的。留下足夠的鎮守菲律賓的軍隊,能夠調動的軍隊就變得隻手可數。
為了加強菲律賓的軍事力量,讓菲律賓進行擴軍就變得很有必要。
15萬的軍隊明顯不夠,至少要擴張到30萬人,並且在戰爭中進一步擴張到50萬,才能滿足阿瑟對於菲律賓軍隊的初步期待。
擴張軍隊所需要的無非就是武器裝備和軍費,這一點澳大拉西亞都可以承擔。
當然,也並不是免費的。武器裝備可以把淘汰下來的裝備低價賣給菲律賓,軍費可以用無息或者低息貸款的方式,給菲律賓提供一大筆資金。
這兩種方式足以讓菲律賓擴軍到30萬,擁有較為充足的軍隊數量了。
除了菲律賓要進行擴軍之外,對於加里曼丹的聯合蘇丹國也需要進行大擴張。
相較於表面上獨立的菲律賓,完全處於澳大拉西亞控制的加里曼丹蘇丹國就變得更好管控。
阿瑟只需要一聲令下,身為加里曼丹大蘇丹的穆罕默德,他就必須為阿瑟的命令做出一切的努力。
要不然,穆罕默德周邊的幾個小蘇丹,可不介意推翻穆罕默德的統治,讓自己成為新的大蘇丹。
阿瑟在安排加里曼丹的局勢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將來加里曼丹會不會脫離澳大拉西亞的控制。
在阿瑟和幾個心腹的策劃之下,加里曼丹島被合理並且有預謀的分成了好幾塊,並且成眾星拱衛之勢。
這麼做的好處,一來是大蘇丹可以較好的控制其他所有的蘇丹國,發揮出加里曼丹大蘇丹國完整的優勢。
第二就是其他的蘇丹國也可以威脅到大蘇丹,防備大蘇丹有可能的叛亂。
在加里曼丹大蘇丹效忠於阿瑟的情況下,有著阿瑟的幫助,加里曼丹大蘇丹對於所有蘇丹國的控制會非常穩定,不用擔心加里曼丹出問題。
但如果加里曼丹大蘇丹反叛阿瑟,他勢力周邊的幾個蘇丹國,就將成為平叛最好的棋子。
說實在的,阿瑟也不清楚,目前的加里曼丹大蘇丹國一共有多少的人口。
按照之前整個荷屬東印度的人口情況來看,總人口應該有3000萬到4000萬人。
但因為之前的戰爭,再加上對土著的遷移,還有許多荷蘭人以及混血荷蘭人逃離到荷蘭,讓整個荷屬東印度範圍內的人口迎來驟降。
將所有土著遷移到加里曼丹島的時候,有不少的土著並不願意離開。
特別是位於爪哇島的土著。相較於爪哇島來說,加里曼丹的土地雖然更大,但土壤的肥沃程度遠遠比不上爪哇島。
而且,3000萬人擠在一個小小的加里曼丹島,擁擠程度比之前的爪哇島也好不到哪去。
這也代表著加里曼丹的物資會更加匱乏,這些土著的生活也會遠遠不如之前。
為了強行讓這些土著全部前往加里曼丹,澳大拉西亞當時可是動用了不少的武力的。
至少讓上百萬的土著徹底長眠在他們的家鄉,這也讓當時的土著數量降低了不少。
根據各蘇丹的人口增長情況來看,目前的加里曼丹大蘇丹國,人口應該在4000萬到5000萬左右。
至於到底是多少,誰也不知道。阿瑟沒有興趣對加里曼丹進行詳細的人口大普查,加里曼丹大蘇丹國本身也不具備人口詳細大普查的能力。
不過,只要人口超過4000萬,就代表著加里曼丹大蘇丹國至少有組建200萬軍隊的能力。
甚至如果不顧一切的招募軍隊,強行抓壯丁的話,組建個四五百萬的軍隊也不成問題。
有了這麼多的壯丁和士兵,哪怕是和島國消耗人力,阿瑟也是完全不慫的。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