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七百九十二章:玻巴和談,法奧同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二章:玻巴和談,法奧同盟 (1 / 2)

雖然法國人並不清楚德國和義大利的密謀,這不代表法國人對於德意協定沒有任何行動了。

事實上,法國人早就察覺了義大利和德國這樣獨裁政府崛起的危機,並且試圖和英國人一起加強對於德國人的限制,確保德國人的軍事力量不會像義大利那樣快速擴張。

但壞訊息是,目前的世界第二是法國,法國也是大英帝國最大的和直接的競爭對手。

相較於國內比較混亂,實力還沒有恢復的德國來說,英國人明顯更擔心法國人的實力。

也正因為如此,法國人所計劃的對德國軍事實力的第二次限制不僅沒有達成,反而還讓英國人方面對於德國的限制有所鬆動。

至此,法國人也知道英國人是靠不住了,於是才將聯合的物件轉到了奧地利。

至少在限制德國人方面,奧地利帝國還是非常願意的。畢竟奧地利是德國的鄰國,和法國也沒有利益衝突,是比較優良的盟友。

在德意協定被曝光出來之後,法國就緊急聯絡了奧地利帝國外交部門,商討著是否就德國和義大利的關係,制定一份潛在的防禦同盟方案。

法國人的提議得到了奧地利的大力肯定。在聖誕節當天,法國外交部長緊急前往奧地利帝國,商討這份已經有了雛形的防禦同盟方案。

這份防禦同盟方案就是單純的針對德國和義大利的聯合。根據法國人的提議,防禦同盟方案的第一條,就是法國和奧地利帝國任意一國遭受其他國家的進攻時,等同於進攻了整個同盟。

在一週的時間內,另一防禦同盟國家應當在外交方面給予支援,並且在國內進行軍事動員。

在兩週的時間內,防禦同盟應當調集一部分軍隊前往被進攻的國家,履行整個防禦同盟的職責。

雖然防禦同盟條款上沒有寫明是針對哪個國家的進攻,但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

除了德國和義大利那兩個比較瘋狂的國家之外,沒有人會毫無徵兆的進攻法國和奧地利帝國這樣的列強國家。

除了這份防禦同盟之外,法國還和奧地利簽署了一系列經濟方面的合作,目的是為了幫助奧地利恢復經濟,重回全盛狀態,更好地應對德國和義大利這兩個敵人。

這份完整的防禦同盟條約對於奧地利來說,其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也正因為這樣,奧地利方面簽署條約的速度比法國還快,那速度簡直就像害怕法國反悔一樣。

事實上,法國還真的不會反悔。畢竟此時法國能拉攏的列強也不多,除了奧地利之外,法國能夠拉攏的比較強一點的盟友,或許也就只有西班牙和波蘭了。

但問題是,西班牙和波蘭都不能算是列強國家。而且這兩個國家國內也都有著各自的問題,能夠提供給法國的幫助也很少。

英國或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盟友,或許只有德國恢復一戰前期的全盛實力,英國人才會明白歐洲最強大的對手仍然還是德國。

伴隨著法國和奧地利的防禦性同盟被公開,歐洲局勢明顯變得更加迷霧重重。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德意協定和法奧防禦性同盟這在互相針對和提防,甚至已經有媒體開始大膽預測,在未來的短時間內,德意和法奧很有可能會爆發一場戰爭。

這樣的預測大膽不大膽先不說,確實是吸引了一部分歐洲民眾。

倒不是說歐洲民眾對戰爭好奇,其實是因為他們對於之前像一戰那樣的戰爭已經懼怕了。

民眾們都害怕歐洲再爆發一場像一戰那樣龐大的戰爭,動輒好幾個列強參與,傷亡隨隨便便都會突破千萬。

雖然英國人對此沒有任何表示,但澳大拉西亞還是聯絡了英國和法國,表示要拋開關於查科戰爭的和談,結束這場已經持續了很久的戰爭。

澳大拉西亞的提議被英國和法國同意,這場和談也預計在1932年年初,在阿根廷靠近查科地區的奧蘭城舉行。

在非戰爭的第三國舉辦和談,這也象徵著英法澳舉辦和談的非偏袒性。

1932年1月3日,阿根廷,奧蘭城。

經過一週多時間的精心準備,英法澳三國,以及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的外交代表,紛紛抵達了阿根廷的奧蘭城。

除此之外,參與和談的還有智利和阿根廷的外交代表。它們的作用是在和談達成之後監督查科地區的和平,代表英法澳三國來維護南美洲的秩序。

為什麼沒有巴西呢?因為相較於智利和阿根廷來說,巴西是和英法最不親近的南美洲三強了。

英國人自然也不會願意在這樣的和談中加入巴西,免得讓巴西人在查科戰爭中得到好處。

1月3日的當天,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關於查科戰爭的和談正式開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