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考慮到法國人的假想敵只是陸軍規模只有15萬的德國人,歐洲民眾對於法國這種畏敵的狀態就有些覺得好笑了。
當馬奇諾防線的建造計劃傳回德國,希特勒對他的下屬輕蔑的表示:“曾經的那個法國已經被打倒了,現在的歐洲應該是德國成為霸主!”
法國人表現出了自己地位完全不相符的軟弱,這也讓希特勒看到了更大的野心。
目前的德國還不完整,還有大量的領土被周邊的國家掌控。之前被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包括法國人所控制的共和國,都是希特勒極想重新併入德國的土地。
東面還有但澤自由市,波蘭走廊等等,這些曾經可都是德國人的土地。
當然,希特勒最先誕生野心的,也一定是所有德國人心中的痛——萊茵河非軍事區。
萊茵河是德國內部重要的河流。萊茵河非軍事區的建立,直接讓萊茵河西部大量的土地淪為非軍事區,禁止德國軍隊駐紮。
而萊茵河周邊有著德國非常重要的工業基地,這也相當於將德國人的工業命脈交給了其他國家。
但話說回來,取消萊茵河非軍事區絕對是比較冒險的舉動,至少目前的希特勒還沒有計劃這麼做。
一旦取消萊茵河非軍事區,也就代表著德國將直接和法國對抗,甚至重蹈一戰時德國的覆轍。
在自己沒有掌握大部分軍權之前,在自己沒有處理好德國各邦國之間的問題之前,希特勒暫時並不打算這麼做。
雖然德國方面沒有任何行動,但法國人的提前退縮對德國人來說就是最好的鼓舞。
法國可是一戰中的戰勝國,德國在戰敗後可是面臨了相當嚴重的限制和壓迫的。
能讓法國人主動思考並且建設防禦德國人的陣地,就代表著法國人已經從骨子裡開始懼怕德國了嗎?
本著這樣的想法,德國人的眼中又重新充滿希望。無數的德國人都想著親自向法國人復仇,讓法國人也嚐嚐戰敗的苦果。
這導致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
法國修建馬奇諾防線的訊息傳到德國,哪怕德國和希特勒沒有任何行動,仍然讓許多的民眾自發的開始對希特勒崇拜和狂熱。
壓抑的德國民眾急需要釋放自己的情緒,而引領他們做到這一切的希特勒,就成了他們最為崇拜的目標。
此時的希特勒還是很忙的。開始對國內的猶太人進行清算之後,德國政府瞬間獲得了大量的資產和各種資源。
德國糧價之所以如此高昂,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國內的資本家紛紛囤積糧食,然後以更高的價格出售給平民。
雖然資本家中也有德國人,但誰讓這些猶太人撞到槍口上了呢?反正現在在德國,反猶已經成了政治正確。不管是德國平民還是政府高層,都被禁止向猶太人提供幫助。
隨著大量猶太人的資產被收繳,希特勒手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財政權力。
因為之前的合約對德國軍隊的限制,希特勒並沒有強行擴張德國的軍隊規模,而是開始擴張自己的私人軍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黨衛軍。
掌控德國的權力之後,希特勒的衝鋒隊就更名為黨衛軍,並且人數還在不斷的擴張中。
這導致德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德國帝國政府和各邦國政府加起來的軍隊只有15萬,但希特勒的私人軍隊規模已經超過50萬,並且還在不斷的增加。
如此差距懸殊的武裝力量對比,已經註定了希特勒在政府的權力會越來越高。
當馬奇諾防線正式確定並且開始建造的訊息傳到澳大拉西亞,阿瑟也明白世界局勢確實還會按照歷史那般發展。
憑藉著英法在戰勝後對德國的壓迫,就已經註定了德國人絕對不會心甘情願。
但英國人因為間隔了一個海峽的原因,再加上沒有割裂德國的土地,不會是德國人的第一復仇目標。
就憑藉著目前德國對法國的仇恨,就已經註定了德國和法國之間絕對會爆發一場戰爭。
法國人大肆修建馬奇諾防線的目的或許是好的,但他們還是太過依賴普法戰爭時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並沒有考慮到武器裝備的日新月異和軍事理論的發展。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