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法國明顯還在恢復期,沒有太多的精力進行外交行動。
英法單獨對比都已經有著明顯的差距,更不要說還有一個澳大拉西亞虎視瞻瞻了。
也正因為這樣的考慮,其他的中小國家在選擇支援哪一方時就有著更明顯的差異。
再加上唯一一個選任理事國義大利的沉默,這場會議已經明顯偏向於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一方,法國代表的言論已經沒有太多國家支援。
“既然不能得出一個結論的話,那麼我們不如投票決定吧!”就在這時,澳大拉西亞代表再次站了出來,微笑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很明顯,投票決定是相對公平的。最終的投票結果也更容易體現諸多國家的選擇,也更能代表世界聯盟的最終意見。
好在這個時候世界聯盟的會員國還不是太多,並且大多都集中在歐洲。
雖然導致世界聯盟的影響力不能擴散到更多的地區,但也不會被太多的國家所影響。
正因為參與國家數量不多的原因,這場投票持續的時間也不長,從開始到宣佈結果也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隨著最終結果的宣佈,法國代表也沉下了臉色,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參與投票的國家一共有20多個,除了6個棄票之外,超過12個國家選擇支援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提議的武力干涉。
這也代表著只有五個國家支援法國提議的物資支援,並不同意強行進行武力干涉。
英國代表和澳大拉西亞代表互相對視一眼,英國代表笑著站了起來,非常滿意的說道:“投票的結果代表了世界聯盟的最後決定,希望世界聯盟能夠儘快和美國進行交涉,要求美國結束這場戰爭。
如果美國人拒不同意,那麼我們也只能準備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來促使美國人同意和平的到來了。
先生們,女士們,這將會是一個偉大的決定。我很高興世界聯盟能夠選擇為菲律賓和中美洲帶來和平,這樣的慣例也會貫徹世界聯盟任何事件,保護所有中小國家是我們一直的追求。”
此時英國在歐洲國家中的影響力還是非常高的,這也讓這場投票英國人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之所以選擇在世界聯盟提出這個議題,而不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單獨對戰美國,其實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如果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單方面對美國施壓,就算世界聯盟將其定義為一場正義的戰爭,美國人也不會太過懼怕。
就算和美國的全面戰爭能夠打敗美國,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也絕對會有重大的損失。
這要是讓美國人拖上一段時間,那麼法國和俄國註定能在這段時間內復甦,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局勢就變得不好掌控。
雖然可能解決美國這個心腹大患,但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也會極度虛弱,到時候法國人就成了另一個心頭大患。
這對於比較保守的英國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也是最終兩個國家選擇在世界聯盟提出這場議題的真正原因。
如果推動整個世界聯盟對這場戰爭進行武力干涉,法國人註定也逃避不了。
而且,面臨整個世界聯盟的壓力,美國人想要反抗也是需要掂量掂量的。
畢竟之前流感的時候美國的名聲就不太好,要是公開對抗世界聯盟,那麼美國就成了所有歐洲國家眼中的反派。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想要在世界範圍內進行爭霸,難度也會直接暴增數倍。
今天一更四千字,明天兩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