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七百二十章:八年建設,啟動!(感謝月票,加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二十章:八年建設,啟動!(感謝月票,加更!) (2 / 2)

水電站和運河建造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建好後的水電站也將作為運河設施的一部分,讓這條運河有著更大的回本機率。

林林總總的建設計劃被合併為《八年計劃》,就連耗資高昂的艾爾湖運河也被算在了其中。

說實話,也就是目前的澳大拉西亞能夠提出如此龐大的建設了。

這樣一份總耗資接近6億澳元,建造時間接近八年的巨大工程,如果不是特別危機的時刻,其他國家是絕對不會制定的。

八年雖然改變不了一個國家,但基本能改變一屆政府。也就是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實權君主國家,才不用擔心政府的最高決策者會在八年的時間內進行更替。

這份完整的八年建造計劃一經發布,立刻震驚了整個澳大拉西亞甚至全世界。

總耗資5.7億澳元、總動用勞動力數量超過70萬、涉及大大小小數十個行業、惠及整個澳大拉西亞的巨大建設計劃,是國家有史以來最大的,也是耗資最多的建設。

雖然澳元相較於之前貶值了不少,但5.7億澳元仍然是大部分國家無法想象的龐大數字。

這也直接坐實了澳大拉西亞第三列強的位置,英法澳三大國家,被並稱為世界三強。

這樣的輿論背後自然有著阿瑟的參與。其實真要論國家綜合實力的話,澳大拉西亞明顯已經不弱於法國,世界第二的寶座也有得一爭。

但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關係往往不是那麼和諧的,世界第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差一點就是世界霸主了。

這樣的巨大名頭還是讓法國人去承擔,如果不是第四列強就是島國的話,阿瑟甚至願意讓澳大拉西亞成為第四列強。

美國滅亡之後,目前歐洲所公認的世界排名也就變成了英、法、澳、島、俄、意、德、奧。

這樣的排名是參考了人口、經濟和工業等因素,再結合各國的軍事實力進行綜合的排名。

德國和奧地利帝國能夠位居其中也不例外,畢竟兩國的工業和人口都不少,保持自己的列強地位還是沒問題的。

再加上一戰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的時間,雖然不至於讓德國和奧地利擺脫各種限制,但擁有一定的外交權利還是沒問題的。

目前兩國都已經加入了世界聯盟,這也讓世界聯盟真正的變成了所有列強都參與的國際性組織。

因為這次經濟危機的影響,到澳大拉西亞看到了產量過剩所帶來的巨大壞處。

也正因為如此,八年建設計劃中對於工業方面沒有太大的要求,只是預計投資一家大型鋼鐵廠,包括鍊鋼廠,焦炭廠,渣鋼廠,鍊鐵廠,採礦廠等附屬設施,預計能夠提高年生鐵產量75萬噸,鋼鐵產量45萬噸。

因為多了美國西海岸兩個王國一個共和國,澳大拉西亞的工業產品能夠銷往更多的地區。

不過鋼鐵產量的提升也差不多就是這麼多了,除非市場真的有足夠的需求,否則這幾年一直會保持在穩定的增長,而不會大幅度的增加。

五大湖工業區被獨立出去之後,相信在短時間內會有大量的美國工業產品充斥歐洲。

這些工業製成品會有很大一部分會被用來抵債,這看起來是歐洲國家佔了便宜,但實際上卻危害了他們的工業發展。

不過只能說美國的工業太吸引人了。一個曾經工業第一強國所留下來的工業遺產,哪怕是大英帝國也心動不已。

澳大拉西亞的工業也要觀望美國的工業情況,保持相對的穩定明顯更加重要。

除了運河、交通和鋼鐵產量之外,八年建造計劃比較強調的還有對於發電廠和電網的鋪設。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力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能源之一。

澳大拉西亞作為列強之一,也是電力普及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澳大拉西亞目前每年的用電量都在不斷的攀升,除了工廠用電之外,民用電力的不斷增長也是重要原因。

為了確保發電量大於用電量,讓全國範圍內所有地區的民眾都有足夠的電力可用,建造更多的發電廠也就很有必要了。

畢竟澳大拉西亞完全不缺煤礦,目前主流的火力發電廠,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只需要擔心環境汙染的問題。

也正因為環境汙染,修建的發電廠肯定不能全是火力發電廠。

目前最主流的還是水力和火力發電兩種,澳大拉西亞採取的方式就比較簡單。

在能修建水力發電廠的地方全部修建水力發電廠,其餘無法修建水力發電廠的地區就修建火力發電廠。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