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的各項修建工作確定完畢之後,接下來最緊要的問題,就是運河修建的工人從哪來?
德國的基爾運河修建的時候動用了將近9萬名工人,艾爾湖運河只會動用的更多。
如果將整段艾爾湖運河分成三段一同建造的話,好訊息是可以成倍的縮短修建的時間,壞訊息是需要更多的工人。
對於這些工人的來源,阿瑟早已經有了基礎的計劃。目前剛剛滅亡的美國其實有著大量的失業工人,這些工人不僅是優質的移民來源,同樣也能作為艾爾湖運河建造計劃中的勞力。
透過建造艾爾湖運河,可以大量的從美國東部吸引失業人口,並且從中挑選出適合移民的,讓他們拖家帶口的前來澳大拉西亞。
艾爾湖運河建造預計要動用15萬名工人,這也代表著15萬戶家庭將會來到澳大拉西亞。
哪怕每戶家庭只有3到4人,15萬戶家庭也代表著超過50萬人的移民。
鑑於阿瑟對移民所要求的精挑細選,這15萬戶家庭肯定是經過選拔的,並且優先選擇英國裔移民。
等到運河建造完畢,他們也就可以定居在運河周邊,為將來開發大自流盆地做好準備了。
當然,這些只是為運河的挖掘準備的工人。運河配套的相關設施,還有著其他的建築公司去做。
總的來說,運河的工程十分龐大,哪怕將其分成三段一同建造,沒有5到8年的時間也是根本不可能完工的。
而且伴隨著將來船隻重量和體積的發展,運河說不定還要經過新一輪的拓寬,就像德國人所建造的基爾運河那樣。
不過這是後來的君主該考慮的問題,目前的艾爾湖運河根據設計規劃來看,二三十年內是沒有必要進行拓寬的。
艾爾湖運河只是建設計劃中的其中一環。雖然十分重要,但也絕對不是建設計劃的全部。
討論完艾爾湖的建造計劃之後,政府又接著啟動了其他的重點建設專案,並且一次性啟動了多個。
在這些重點建設專案中,交通的建設絕對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建設中有一個比較熟悉的字眼,那就是預計在澳大利亞地區率先建設的高速公路。
當然,現在的高速公路和100年後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之前所提到的,目前的車輛在市區和郊外都是有著相應的限速的。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汽車的時速已經提高到遠超於限速的水平。
但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郊外,最高的限速也只有60千米每小時,已經極大的限制了汽車的交通效率。
經過交通運輸部門的討論,城市限速暫且不動,對於郊外的限速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當然,最大的改變還是交通運輸部門所提出的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自然是專門用來進行高速行駛的道路。現在的高速公路沒有後世那麼複雜,就是儘量鋪平並且更加廣闊的道路。
澳大拉西亞的第一批高速公路將會優先在澳大利亞地區建造,並且儘可能建設成環島高速公路,增加汽車通行的效率。
高速公路目前預計限速將會被提高到90千米每小時,部分特別平坦的地區將會提高到100千米每小時,這也差不多是目前汽車所能支援的最大速度了。
至於100多千米的時速,目前的汽車或許能夠達到,長時間保持這樣誇張的速度對於目前的汽車構造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
高速公路設計的初衷是用來提高通行的效率,自然要儘可能降低汽車故障機率。
除了高速公路之外,對於鐵路和普通公路的建造也是交通建造中的重要一環。
道路建設的重要性在每個時代都是相當高的,道路的建設也往往是政府所頭疼的吞金巨獸。
別看這次澳大拉西亞所提出的重點建設計劃十分龐大,其實大多數建設報廢的資金並不多。
只有交通建設這個吞金大獸,不聲不響的佔據了總投資的21%,佔據了整整6300萬澳元的預算。
但交通建設絕對不是無用功。等到所有道路建設完工,澳大拉西亞的經濟也能帶動很大一截。
當然,這些道路建設也絕對不只是政府來完成。具體的道路建設將會分為主道路、支道路、普通道路和鄉村道路進行招標,承包給不同的民間資本。
在眾多建設中,還有一項和運河是有一定關係的,那就是在運河上修建水力發電設施的工程。
之前提到了,艾爾湖低於海平面十多米,海水會自然而然的流入艾爾湖。
如此巨大的動能自然不可能浪費,更何況還是相對於更加清潔的水力發電。
比較適合修建水電站的區域,其一是在北艾爾湖和南艾爾湖的連線處,其二就是託倫斯湖和斯潘塞灣的連線處了。
一個是大量的海水匯入艾爾湖的動能,一個是大量的海水進入托倫斯灣的動能,都能夠產生大量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