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此時比較尷尬。
因為他們發現,目前的情況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控制。只要英國對哪個州施加干涉,這個州就會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甚至直接中斷了和聯邦政府的聯絡。
雖然舉行獨立公投的州只有那幾個,但這不代表其他仍然留在聯邦的州就是忠心的。
可偏偏美國政府對此沒有什麼好辦法。在大部分軍隊已經奔赴前線和聯合軍隊作戰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也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防範這些州的叛變。
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又能怎麼做呢?如果對這些暫時保持中立的州施以高壓的話,恐怕這些州要做的不是迴歸美國的懷抱,而是立即聯絡聯合軍隊背後的國家,請求他們的支援以舉行獨立公投。
特別是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之後,絕大多數美國人和州對這場戰爭已經不抱希望,他們堅定地認為美國政府在戰爭中根本不能取得勝利。
此時的美國還不是那個世界霸主,在面臨挫折的時候,美國人想的同樣也是退縮。
美國唯一有翻盤點的海軍已經損失了一部分軍艦,難道還能指望那些臨時招募起來的陸軍起作用嗎?
胡佛總統看著前線的戰報陷入了沉思,因為前線的戰報已經表明了,美國數十萬軍隊中真正可靠的軍隊甚至不足萬人。
大部分軍隊也只是看著規模龐大,真正打起來也不過只是炮灰而已,唯一的作用也就是拖延敵人推進的速度了。
但能怎麼辦呢?
陸軍的指揮權在陸軍司令部,胡佛總統貴為美國最高領導人,對陸軍也只能請求一般的命令。
目前的情況胡佛總統也無可奈何,相較於前幾月的瘋狂打砸,現在的胡佛總統也只是嘆了一口氣,彷彿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一般。
胡佛總統沒有動靜,可不代表美國政府內部就十分平靜了。
實際上,當大廈崩塌之前,大廈內部的活動是最劇烈的。
不過阿瑟此時對於美國政府內部的風起雲湧並不在意。對於阿瑟來說,既然這場戰爭的戰局已經註定,那麼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安排戰爭後的地盤管理了。
對於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州這兩個即將加入澳大拉西亞的土地,阿瑟還是比較重視的。
只不過,關於這兩個土地的處理方式政府內部有著分歧。
一方覺得應該將這兩個州作為新的殖民地,透過漫長的時間將這兩個州進行本土化。
但另一方覺得,夏威夷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也就算了,阿拉斯加州太過偏遠,無論是作為殖民地還是將來本土化,顯得都有些不必要。
甚至還有一方認為應該促成阿拉斯加獨立,他們覺得澳大拉西亞要阿拉斯加沒用,間隔一整個太平洋也不好管理。
阿瑟對於這樣種種不同的聲音自然看在眼裡,也自然不會因為這個時代的侷限性就嘲笑某些觀點。
要不是來自後世的經驗,阿瑟也不會知道阿拉斯加州地下埋藏著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
當然,分歧歸分歧,對這兩個地區的處理還是要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意見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夏威夷將作為澳大拉西亞直屬州加入澳大拉西亞王國,阿拉斯加州則會成為王室領地,直屬王室管理。
為了讓阿拉斯加成為王室領地,阿瑟還是費了一番功夫的。雖然能夠直接憑藉自己的威望達成這件事,但這樣做的話太過專斷,對將來的君主來說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最終,透過放棄皇家領地的代價,阿瑟將整個阿拉斯加州變成了阿拉斯加王室領地,也是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波斯灣領地之後的第四個王室直屬領地。
至於原來的皇家領地,一部分島嶼併入帝汶州,一部分島嶼併入爪哇州。
除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之外的所有新佔領的太平洋島嶼,全部都被併入了南太平洋領地或者西太平洋領地。
這些分佈廣泛的島嶼將成為澳大拉西亞東面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能為澳大拉西亞佔據大量的領海面積,這些海洋中可是有著相當豐富的海產資源,對澳大拉西亞的漁業來說也是相當豐厚的庫存。
佔據整個大洋洲之後,大半個太平洋都將成為澳大拉西亞的領海。
這是十分誇張的。太平洋中的海產自然不用多說,這也代表著將來的漁業將成為澳大拉西亞的經濟支柱之一,漁民也會成為澳大拉西亞受歡迎的工作。
稍微更改了行政區劃之後,阿瑟也順便檢查了爪哇州,蘇門答臘州的建設情況。
爪哇州和蘇門答臘州併入澳大拉西亞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這三年的時間裡,轉移土著人口和運輸移民一直是這兩個州的主要工作。
目前進行的還是比較順利的。特別是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澳大拉西亞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到了爪哇州和蘇門答臘州。
目前這兩個州的大部分土著都已經被轉移到了加里曼丹島,剩下的土著預計在一年內也能全部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