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軍隊來說最要命的是,頭頂的轟炸還沒有結束,敵人的火炮陣地又發動了鋪天蓋地的轟炸。
澳大拉西亞的機關炮雖然威力不強,但火力壓制能力十分優秀。
這種火炮對防禦陣地造成不了太大的傷害,但卻能有效的壓制敵人的進攻。
在這樣的火力照顧下,潘興將軍率領的那些新兵根本不敢露頭,大多數士兵只是朝天開槍,然後就縮到戰壕中自己悶頭裝填子彈。
“該死,他們的後勤怎麼能夠承受如此大規模的轟炸?”潘興將軍面色沉重,躲在戰壕中一臉陰沉的看著天空中的轟炸機。
澳大拉西亞可是跨洋作戰,面臨的後勤壓力要比美國多得多。
但澳大拉西亞仍舊保持了大規模的轟炸,這對美國軍隊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高射炮呢?都拿出來,讓敵人看看我們也不是好惹的。命令炮兵團開始反擊,我們不能被一直壓制。”潘興將軍快速的向傳令兵下達自己的命令。
早在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各國都開始了防空武器的研究。一戰中的飛機發揮了巨大作用,各國也自然明白飛機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反抗飛機的武器的重要性。
目前主流的防空武器就是高射炮了,一種頻率極快,專門負責對天發射的火炮。
美國軍隊自然也裝備著這些防空炮,只不過數量並不是太多,畢竟長途跋涉時攜帶這些會拖延行進的速度。
根據計劃,下一批武器裝備的補給可能要等到兩週後,到時候也會有一大批防空武器和火炮抵達。
但在此之前,美國軍隊的火力也就只有一個火炮團,炮彈的數量也是有限制的。
在潘興將軍的命令下,僅有的一個火炮團開始對敵人的火炮進行了反擊,火炮團下屬的高射炮排也對天空上的飛機進行了反擊。
不過雙方的火炮數量和炮彈的儲備都不在一個等級,美國軍隊的反抗聊勝於無,對於戰場起不到關鍵的作用。
更要命的是,火炮的反擊也讓澳大拉西亞的空軍看到了美國的炮兵部署,幾架轟炸機在戰鬥機的護航下,朝著美國炮兵陣地而去。
“該死,他們的飛機怎麼會這麼快?”潘興將軍看著天空中快速行進的轟炸機面色鐵青,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
眼前的飛機和美國的飛機完全是兩種,敵人的飛行速度至少是美國飛機的兩倍,這也代表著美國現有的防空武器根本無法對敵人的飛機造成有效的壓制。
在防空武器的研發上,作為效能參考的自然也只能是本國的飛機。
美國的防空武器能夠勉強壓制住自己的飛機,但如果將飛機換成更加先進的外國飛機,那防空武器所能發揮的能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所有機槍和防空武器全力反擊,不能讓敵人威脅到我們的炮兵陣地!”雖然不詳的預感越來越強烈,但此時轉移炮兵陣地已經來不及了。
而且是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炮兵陣地又能轉移到哪呢?相較於轉移陣地來說,潘興將軍更偏向於第二種選擇,那就是所有防空武器全部出動,盡全力阻攔敵人對自己炮兵陣地的轟炸。
不得不承認,在各種機槍和防空火炮的火力壓制下,對目前的飛機還是有一定的威脅的。
特別是澳大拉西亞沒有出動噴氣式飛機的情況下,螺旋槳飛機和其他國家的飛機差距並沒有那麼巨大。
在美國火力的壓制下,一架戰鬥機和轟炸機不幸中彈,在勉強堅持了一段時間,飛行員也只能無奈跳傘。
剩下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仍在朝著炮兵陣地前進,在距離越來越近的時候,敵人的防空武器已經改變不了結果。
轟!轟轟!
轟轟轟!
第一串爆炸是轟炸機投下的炸彈引起的,第二串爆炸就是炸彈爆炸不幸點燃炮兵陣地中的炮彈之後引起的。
轟炸對於炮兵陣地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幾個不幸暴露的炮兵陣地瞬間火光連天,形成幾朵碩大的蘑菇雲。
潘興將軍看著遠處的蘑菇雲面色慘白,他明白美國軍隊已經失去了最大的火力保障,這也代表著軍隊所能發揮出的戰鬥力要大打折扣。
甚至如果敵人的炮彈儲量充沛的話,接下來漫長的戰爭,美國士兵將始終被敵人壓制在戰壕之下,幾乎沒有太多的反抗餘地。
這樣的戰爭也就成了一場完全被動的被打的戰爭,戰爭什麼時候結束,以及己方的傷亡如何,就只能靠敵人的炮彈儲量以及敵人的想法來決定了。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