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戰壕挖掘完成之後,麥克阿瑟終於鬆了一口氣,並且決定和加拿大軍隊打一場長時間的消耗戰。
讓麥克阿瑟如此有底氣打消耗戰的真正原因,其實就是胡佛總統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度。
當然,這裡的進度說的是徵兵,可不是取得了政府或者財團的支援。
雖然美國民眾對於保家衛國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政府拿出了糧食和一厚沓美元之後,美國民眾承認自己之前反對政府的聲音還是大了些許。
在大量資金和糧食物資的激勵之下,美國陸軍徵兵的進度也快了些許,很快就湊齊了20萬人。
不過有個問題,這就是美國陸軍的武器裝備儲備並沒有那麼多。
但這也難不倒美國軍隊。畢竟對於可以合法持槍的美國來說,給士兵們人手裝備一把步槍還是不難的。
只不過,因為準備的太過倉促的原因,步槍是拿到手了,但型號就有些五花八門了。
這一批十多萬新招募的軍隊中,步槍的種類高達幾十種,子彈的種類也同樣有十幾種。
有的新兵拿到的是自己根本不熟悉的武器,甚至還誕生了好幾次走火傷害友軍的事件。
現在的美國也不用擔心後勤的問題了。各大軍工廠在加急生產武器裝備,民間的武器持有量也完全足夠士兵的補充了。
手中的槍械沒子彈了直接扔就是,相較於給槍械補充子彈來說,重新換一把有子彈的槍才是更好的選擇。
嗯,如果不看這些新兵手中的五花八門的步槍的話,這十多萬新兵倒也有了軍隊的樣子。
但可惜,雖然美國陸軍人數已經突破了20萬,但真正的老兵也只有那八萬。
剩下的軍隊想要投入到戰爭中還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至少得讓他們熟悉手中的武器,免得在戰場上還做出傷害友軍這種事情。
步槍和子彈好湊,但機槍和火炮就沒有那麼好湊了。美國的工業雖然強大,但軍工行業卻沒有工業那麼繁榮。
畢竟一戰前美國的武器裝備先進水平不如歐洲,一戰的時候大量的武器裝備訂單被澳大拉西亞搶走,美國的軍工行業擴張規模並不大。
這也導致美國的武器裝備儲備都不多,畢竟士兵只有那麼點。
為了讓軍隊擁有充足的機槍和火炮,負責訓練這些新兵的陸軍“名將”約翰·約瑟夫·潘興從陸軍倉庫中翻出了大量的陳舊武器,包括但不限於之前世界大戰時裝備給陸軍的機槍和火炮,甚至還有幾十年前南北戰爭時期的火炮。
好在這些武器在陸軍倉庫中也得到了較好的保養,至少拿出來用用是沒問題的。
說到這位“名將”約翰·約瑟夫·潘興,應該是目前美國陸軍除了麥克阿瑟之外為數不多的擁有實戰經驗,並且算是大名鼎鼎的將軍了。
這位經歷過美西戰爭和一戰的老將軍,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退休了。
胡佛總統花費了大量的代價,甚至許多在戰爭結束之後無論勝利,都會以私人名義贈送給潘興將軍200萬美元之後,才換到了這位老將軍的重新復出。
當然,潘興將軍因為年齡太大的原因,自然不可能親自上陣指揮。
理所應當的,訓練新兵的任務也就交給了潘興將軍,順帶著還有為新兵籌集武器裝備的事情。
經過潘興將軍的百般蒐集,這批十多萬的新兵的武器裝備算是湊齊了。
在武器裝備湊齊之後,這些新兵的訓練也正式開始。他們訓練的第一課,就是由經驗豐富計程車兵教給他們如何使用自己手中的武器。
只不過,有些武器的型號太過奇怪,甚至是那些私人小作坊生產的武器。
這樣的武器連經驗豐富計程車兵都不知道怎麼使用,潘興將軍也只能無奈請來武器原本的主人,請教他們這些武器的使用技巧。
胡佛總統給潘興將軍的期限是6個月。
美國的工業實力還是不弱的,雖然有著經濟危機的影響,但6個月內組建出新的武器裝備生產線還是沒問題的。
潘興將軍只需要堅持6個月的時間,這些新兵就能獲得從軍工廠生產的新的武器裝備,他們的戰鬥力也能大幅度提高。
不過,如何撐過這六個月的時間確實難為壞了這個老將軍。光靠美國的8萬軍隊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也代表著這些新兵很大機率要走向戰場,並且是在他們沒有掌握什麼作戰技巧的前提下。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