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戰爭不會等著美國政府做出決策再推進。還沒等美國政府有什麼反應,1928年7月9日,巴拿馬運河被中美洲聯軍攻破,美國正式失去了生命線。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澳大拉西亞軍隊快速登陸了約翰斯頓環礁,巴爾米拉環礁,關島,威克島和中途島,最終在7月17日兵臨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上的美國駐軍要比薩摩耶駐軍多得多,但也只有2000多人的規模。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澳大拉西亞軍隊採取了地毯式轟炸開路的方式,動用了大量的飛機和軍艦,對夏威夷群島展開了瘋狂的轟炸。
這座被美國視為太平洋上的中轉點,太平洋戰略的橋頭堡在澳大拉西亞的堅船利炮下也只堅持了三天的時間。
島上僅存的幾百名美國士兵很快就舉著白旗投降,這也宣告著澳大拉西亞正式統一了大洋洲,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座大洲的國家。
損失了巴拿馬運河和夏威夷的美國,目前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等待著聯合軍隊的佔據和瓜分。
聽到澳大拉西亞和中美洲聯軍勢如破竹的勝利,大西洋方向的聯軍也興奮不已,迫不及待的趕往美國東海岸,準備獲取自己的勝利果實。
7月18日,加拿大自治領的一萬多軍隊在南部邊境和美國軍隊展開了激烈交火。
這時候的加拿大並未獲得外交獨立權,因此早在英國向美國宣戰的時候,加拿大也自動的和美國進入了戰爭狀態。
不過加拿大也並未著急行動,畢竟光憑加拿大的實力來說還不足以和美國抗爭。
直到第一批聯軍幾萬人已經抵達加拿大之後,加拿大軍隊才展開了行動。
交火的地點說是邊境,其實已經相當深入美國的國土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美國和加拿大的邊境線十分綿長,哪怕十多萬的軍隊全部投入進去也不可能駐守所有的邊境線。
這也導致有很長一段邊境線處於空缺狀態,防禦力量只有少部分邊境哨崗和當地的警察。
這樣的防禦力量明顯阻止不了加拿大軍隊,也讓加拿大很快的進入了緬因州。
要不是當地的警察發現並且上報了加拿大軍隊的行蹤,恐怕等到加拿大軍隊攻佔了緬因州的首府奧古斯塔,美國軍隊都不一定能夠反應過來。
當然,現在也絕對不早。美國軍隊和加拿大軍隊交火的地點已經十分接近奧古斯塔,這也代表著緬因州大部分地區已經淪陷了。
糟糕的是,緬因州作為美國東北部的地區,距離美國的最大城市紐約很近,這代表著紐約也有著巨大的危險。
哪怕美國軍隊為此調動了接近三萬人的軍隊,也只能做到勉強將加拿大軍隊阻擋在奧古斯塔之外。
因為相較於準備充分的聯合軍隊來說,美國陸軍目前面臨的問題相當嚴重。
倒不是說兵源的問題。美國畢竟有著上億人的人口,再怎麼著幾十萬計程車兵還是不缺的。
但問題是,相較於士兵來說,美國在基層軍官方面的空缺才是最嚴重的。
這個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國軍隊常年保持在幾萬人,哪怕一戰時期也只是擴充到了幾十萬人,訓練都沒有結束戰爭就勝利了。
甚至在當時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陸軍現役的最高將軍只是准將,足以見得美國陸軍在軍官方面的儲備了。
這種局面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在短時間內將軍隊數量擴充數倍的時候,中下層軍官的空缺是極其嚴重的。
高層軍官倒沒有那麼嚴重,畢竟美國的軍事學校每年也能誕生不少的中高層軍官。
但最底層軍官的空缺是相當嚴重的。最底層軍官要麼靠著豐富的經驗積累,要麼就靠著在戰火中的力量,想要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來並不容易。
現在專門組建訓練底層軍官的學校又太晚了,可能學校還沒建成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而且這個問題還反映出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美國中下層軍官的實際作戰水平並沒有那麼高。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