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資本的目光都聚集在美國紐約的股市,雖然這讓澳大拉西亞抄底的計劃耽誤了不少,但卻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畢竟歐洲值得入手的企業還是不少的,趁著歐洲各國的目光全部都在美國,也能方便澳大拉西亞在歐洲的收購行動。
當然,這樣的收購行動肯定是瞞不了英國人的。阿瑟也沒打算瞞著英國人,畢竟英國的資本也不是現在的澳大拉西亞能夠抗衡的。
這也讓澳大拉西亞在歐洲的行動大部分都位於德國,少部分在歐洲的其他中小國家,在英國的收購幾乎沒有。
這也算是澳大拉西亞和英國方面的利益交換,澳大拉西亞不參與倫敦股市的事務,來換取英國對澳大拉西亞在德國和其他國家收購的支援。
阿瑟收購德國企業的第一個目標,就放在了目前資金鍊出現嚴重問題的寶馬汽車集團。
寶馬集團在後世非常有知名度,也是著名的bba之一。bba其實就是寶馬,賓士和奧迪的簡稱。
目前的澳大拉西亞已經擁有賓士,如果再能擁有寶馬,三大汽車就擁有一大半了。
當然,奧迪汽車集團也在這次的收購目標當中。不過相較於資金鍊已經出現嚴重問題的寶馬來說,收購奧迪的難度是要更大的。
1927年5月1日,澳大拉西亞的情報人員成功拜訪了寶馬汽車集團,並且會見了寶馬集團的掌舵者
佛朗茲約瑟夫·帕普。
當然,目前的寶馬擅長的並非是汽車,反而是航空航天所用的發動機。
早在十年前,卡爾·弗雷德里希·拉普(寶馬建立者)所建立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引擎廠就以所製造的高效能發動機聞名巴伐利亞州。
而在這十年的時間裡,這座引擎廠先後兼併了古斯塔夫奧圖航空機械製造廠和巴伐利亞飛機制造廠,也正式蛻變為眾人所熟知的BMW。
不過因為在1917年寶馬創始人拉普因為讓寶馬公司過度擴張導致經營不善,最終只能賣掉自己的股份黯然離場。
拉普的股份也被奧地利的金融家佛朗茲約瑟夫·帕普接手,並且一直維持到了現在。
代表王室財團負責收購事宜的是王室事務總管戴維。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佛朗茲約瑟夫·帕普和戴維在寶馬公司的會議室會面,並且展開了長時間的交談。
對於戴維總管的到來,佛朗茲約瑟夫·帕普明顯是有所準備,甚至已經知道了戴維總管的來意。
戴維總管也直接開門見山,直接表達了想要收購寶馬公司的要求。
看到如此直接的戴維總管,佛朗茲約瑟夫·帕普明顯有些愣了愣,但還是試圖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戴維總管,您知道的,寶馬公司是巴伐利亞最大的引擎廠,生產的飛機發動機曾經還創造過世界紀錄。
雖然我們目前遭遇了資金鍊的危機,但公司的市值並未下降太多。我並非不同意戴維總管的收購意見,但出於對企業利益的考慮,還請戴維總管給我一個更合適的報價。”
和情報部門收集的情報沒有太大的差異,佛朗茲約瑟夫·帕普壓根不會反對他所擁有的寶馬公司股份被收購。
畢竟佛朗茲約瑟夫·帕普是個奧地利人,維也納的股市也遭受了不小的衝擊,佛朗茲約瑟夫·帕普在維也納股市應該虧損不少,這也是寶馬公司遭遇資金鍊問題的真正原因。
當然,還有德國經濟崩潰導致的訂貨量大幅度降低。寶馬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就是發動機,發動機的用途無非就是軍用和民用兩種。
德國政府遭受著巨大的限制,自然不可能再去研究飛機。德國民眾也不可能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去搞飛機實驗,這讓損失了國外訂單的寶馬公司面臨嚴重的虧損,破產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既然已經知道了佛朗茲約瑟夫·帕普的底細,戴維總管自然不會急迫,笑著回應道:“當然是這樣,佛朗茲先生。出於對雙方利益的尊重,我認為收購應該緩慢進行,確保任何一方的利益都不會遭受重大的虧損。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展開一場為期三個月的調查,深度評估寶馬公司目前的市值。
如果寶馬公司的市值處於上升趨勢,我們可以用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來收購寶馬公司。
這樣的話你也不會虧本,既滿足了我們收購的需求,也不至於讓你做個虧本買賣。”
看著一臉平淡微笑的戴維總管,佛朗茲約瑟夫·帕普的臉色一變,立即明白了對方已經得知自己的底細。
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寶馬公司能否撐過這三個月還真的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