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確定了威廉是下一任國王,阿瑟自然就不會在王儲的身份上猶豫。
目前最應該的就是給予威廉應有的爵位和稱號,免得讓王位競爭使王室成員內部的和諧出現問題。
這不是阿瑟憑空猜測,而是漫長的歷史給予阿瑟的結果和經驗。
現在的威廉幾人看起來倒是和諧,但誰又能保證沒有人會對王位心動呢?
只有儘快確定了王室的繼承人,在幾個小傢伙自行開始鬥爭之前解決這個麻煩,才能讓王室變得穩定。
只有王室穩定了,政府和國家才會穩定。對於一個君主制國家來說,殺死自己的可能不是外敵,反而是內部那些平時不被注意的問題。
1928年4月30日,經過了短暫的準備之後,阿瑟在聖阿瑟堡舉辦了一場分封典禮,並且正式對外公佈了幾個新的爵位。
首先是作為王位繼承人的威廉,被阿瑟分封為紐西蘭親王和奧克蘭公爵。
奧克蘭是北紐西蘭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紐西蘭地區相當重要的海港城市。
奧克蘭公爵的頭銜在整個澳大拉西亞貴族體系中絕對是比較高的,更何況還有紐西蘭親王的加成。
不過,相較於奧克蘭公爵來說,紐西蘭親王更多的只是名義上的頭銜。
根據阿瑟所修改的憲法中的規定,紐西蘭親王是名譽頭銜,不會擁有任何的法理領地,對紐西蘭沒有任何管轄權。
但與此同時,紐西蘭親王將作為每任王位繼承人的法定頭銜,不可被繼承,同時只能由澳大拉西亞國王進行任命。
紐西蘭親王就和英國的威爾士親王一樣,更多的是象徵王位繼承人,同時提高王位繼承人的身份地位。
但威爾士親王不能統治威爾士,正如同紐西蘭親王不能統治紐西蘭一樣。
甚至在澳大拉西亞的新貴族體系下,威廉的奧克蘭公爵同樣也不能管理和統治奧克蘭。
但他的法理頭銜能讓他獲得奧克蘭市每年財政總收入的1%,這也是法理頭銜相較於名譽頭銜唯一的一項權利。
除此之外,阿瑟還將奧克蘭北部奧克蘭半島波託到達加維爾數千英畝的土地分封給威廉,這裡才是他實際能夠控制的土地,可以進行任何合法的活動,包括建設自己的城堡,開發自己的經濟專案等等。
獲得了種種頭銜和領地的威廉,此時也正式的成為了一名擁有領地的貴族。
在澳大拉西亞政府的官方檔案中,威廉的完整頭銜為:尊敬的威廉親王,蒙受上帝恩典,他是紐西蘭的親王,奧克蘭的公爵和波託及達加維爾的伯爵。
同樣被分封爵位的還有彼得和喬治。
威廉出生於1909年9月,已經年滿18歲。而彼得和喬治的年齡是比較小的,彼得出生於1915年,現在才剛滿13歲。最小的喬治出生於1919年,現在的年齡才不到9歲。
本來阿瑟是打算在他們成年之後才分封他們爵位的,但想了想還是趁著這次給威廉分封爵位的時候一起給他們封了,將原本一直沒有決定的王位繼承人也順帶著決定下來。
作為王位繼承人的威廉是親王,剩下的彼得和喬治就只能是公爵了。
阿瑟在這方面也沒有厚此薄彼,彼得被分封為達爾文公爵,喬治被分封為奧爾巴尼公爵,都是人口幾十萬的中小城市。
按照實際情況來說,奧克蘭,達爾文和奧爾巴尼的發展潛力差不了多少,人口規模差別也不大,這也代表著他們三人從自己的爵位上獲得的收入是差不了多少的。
達爾文和奧爾巴尼附近也有著大量的土地,阿瑟同樣賞賜了數千英畝的土地給喬治和彼得,能不能建設成功就靠他們自己了。
最近幾天,澳大拉西亞新誕生一位親王和兩位公爵的新聞瞬間成了民眾熱議的焦點。
不過這在君主制國家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人會去反對,大家更多的只是羨慕和認可,畢竟王室對民眾的貢獻已經足夠他們享受繁華富裕的日子了。
分封幾個小傢伙之後,澳大拉西亞貴族體系中最為頂級的親王和公爵也算是有了人選,不至於讓整個貴族體系看起來那麼單薄。
但這也不得不承認出身在君主制國家才是全部。普通人奮鬥一輩子都夠不到的公爵爵位,對於威廉彼得和喬治這些王室成員來說是出生就能夠獲得的。
分封了幾個小傢伙之後,阿瑟也將目光重新放回國內的內閣選舉上,等待著新一屆內閣政府的出爐。
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人口已經突破了3500萬人,政府的下一步工作是極其重要的。
經濟危機不知道還能持續多長時間,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最好的發展時間可能剩的不多了。
如果能夠抓住這波機會,經濟危機之後,澳大拉西亞的綜合實力能夠達到世界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