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研發的技術人員率先開口說道:“陛下,您之前所要求的履帶式火炮我們已經有了眉目。這是關於履帶式火炮的設計圖,請陛下和各位將軍過目。”
侍衛接過技術人員手中的圖紙,向包括阿瑟在內的所有人都發了一份,然後技術人員這才繼續說道:“陛下請看,圖紙上的這份履帶式火炮被我們命名為TGA1,採用經過改進的T14坦克車底,裝備著一門M192275毫米半自動火炮,最快發射速度每分鐘可達25發。
我們只為這輛履帶式火炮配備了一名駕駛員和一名裝彈手,駕駛員本身就是炮手,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火炮本身的重量。
透過我們的估算,TGA1最大行進速度可達28公里每小時,一般情況下能以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進6小時以上,最高行駛距離大約150公里。”
阿瑟並未有所反應,而是將目光看向了軍方的諸多高層,等待著軍方的高層提出意見。
實際上,所謂的TGA1履帶式火炮還很簡陋,基本上就是坦克的車座子加一門火炮,並且配備了一個駕駛員和裝彈手而已。
但這樣的理念確實十分實用,極大程度地加強了火炮的機動性,還增強了火炮的靈活性。
畢竟火炮被固定在坦克的底座上,這也代表著火炮有了迅速調整射擊方向的能力。
“羅伯特先生,這樣的設計能否保證火炮的有效命中率?”國防大臣托馬斯率先站了出來,十分鄭重的詢問道。
火炮被安裝在坦克的車座上之後,雖然增加了火炮的靈活性,但火炮在發射時也沒有那麼穩定了。
這也代表著極有可能會對火炮的命中率產生影響,火炮的命中率也關乎到火力壓制能力,以及火炮的有效殺傷力。
“這一點我們還沒有經過測試。”名叫羅伯特的技術專家遺憾地搖了搖頭,無奈的說到:“目前這輛履帶式火炮也只是在設計階段,暫時還沒有製作出實驗品進行測試。
不過,參考坦克的火炮命中率來說,這樣的設計或許會對命中率有所影響,但影響應該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
托馬斯將軍點了點頭,將目光看向了其他的軍方高層。
畢竟羅伯特所說的話也沒錯,在追求火炮機動性的前提下,要是還能保證火炮的有效命中率的話,那未免對還進入研究階段的履帶式火炮有些苛刻了。
畢竟這也是第一代的設計,就算有所缺陷,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改進也就行了。
“羅伯特先生,這樣的設計能減少履帶式火炮的趴窩率嗎?”第七軍軍長卡爾非常關注的詢問道。
第七軍軍長卡爾擁有三個坦克師,再加上他之前是坦克一師師長的原因,對於坦克的趴窩率還是十分重視和頭疼的。
哪怕是澳大拉西亞最先進的坦克,一般情況下也會出現1到2成的趴臥率,這是目前的科技根本無法避免的。
如果是在極端情況下,趴窩率甚至會提高到3到4成,這對坦克師的戰鬥力是極大程度的破壞,也是目前坦克始終沒有取代騎兵師的原因。
但想想這也正常,畢竟各國坦克研發的歷史都只能追溯到十多年前。
要是隻用十多年的時間就能研發出一款替代人類歷史上用了數千年的交通工具和作戰工具馬匹,那未免有些太不可思議。
“將軍閣下,坦克的高拋物率一般是由坦克的高體重和複雜的機械結構引起的。發動機承受不了高昂的體重是一個原因,機械結構的損壞也是一大原因。
但在我們的履帶式火炮設計中,火炮整體的體重被大幅度削減,再加上簡化了履帶式的機械結構,沒有坦克那麼複雜的設計,理論上是能夠明顯的減少趴窩率的。”名叫羅伯特的技術專家解釋道:“
至少趴窩率會比我們的T22坦克低,如果再加以改進的話,應該能初步解決趴窩率的問題。”
卡爾將軍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的問題已經問完了。
等待了半響都沒有其他將軍提出問題,阿瑟這才說道:“好了,既然你們都沒什麼意見了,那麼這輛履帶式火炮就進入測試階段吧。
羅伯特先生,我批准你可以動用額外的資金,儘快推動履帶式火炮進入測試階段,並且不斷的改進這輛火炮的設計。
高機動性的火炮對於軍隊的提升是巨大的,它也將成為我們在未來戰爭中的尖兵利器。”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還有一更,兩點之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