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已經臨近國慶的原因,內閣也很快的透過了這次擴軍決議,並且決定在國慶節的當天對外公佈,正式開始徵兵。
和往常的徵兵一樣,這次的徵兵條件還是比較嚴格。除了接受身體素質方面的考量之外,還得接受思想政治的考量,並且必須得在澳大拉西亞居住滿五年以上,才能透過徵兵的考驗。
畢竟相較於那些已經快被同化的移民,五年內剛剛來到澳大拉西亞的移民對國家的忠誠度根本無法得到保障。
這也是能區別新移民和舊移民的最好辦法。既不會讓新移民對這樣的規定不滿,就能讓舊移民輕鬆地加入軍隊這樣的高薪工作。
加入軍隊絕對是澳大拉西亞最受歡迎的工作之一,甚至大多數時候都可以去掉之一。
軍隊的薪水不僅遠高於平均工資,軍隊的伙食也是澳大拉西亞最好的職業之一。
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和補貼,能讓一名普通士兵的收入堪比一名優秀的技術工人。
隨著1927年1月10日這則徵兵公告一對外公佈,澳大拉西亞各城市的徵兵處立即就圍滿了想要參軍的人群。
哪怕目前還處於經濟危機,哪怕目前還處於國慶節的假期,仍然不能阻擋這些人們踴躍參軍的步伐。
甚至治安部還緊急調動了一批人手,因為大量踴躍參軍的人群導致部分街道擁堵,甚至差點爆發了踩踏事件。
從這點也能看出澳大拉西亞對國家的認可和對阿瑟的狂熱了。換另外一位君主,恐怕這樣的參軍熱潮就不會出現了,哪怕軍隊的福利待遇仍然保持。
正是因為民眾們對阿瑟有了一種狂熱,對國家有了充足的認可,才能隨著一紙徵兵令踴躍參軍,甚至不惜為建設自己的國家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近衛軍和七個常規軍火熱的改建的同時,阿瑟也將目光放在了新型坦克的研發上。
誠然,目前的T22和T22A坦克已經是世界最先進強大的坦克,但這不代表阿瑟就能滿足目前坦克的發展了。
各國的科技水平都是在不斷的進步的,這樣的坦克技術遲早也會研發出來。
如果澳大拉西亞止步不前,終究只會固步自封,白白浪費阿瑟在這20多年來建立的優勢。
因此,坦克的研發不僅要繼續,還要大力投入,爭取保持和其他國家的差距。
除了坦克之外,阿瑟對火炮的研發也有了要求,並且特意囑咐火炮要兼顧防空,對地兩個層面的研發。
坦克的研究暫且不提,對於自行火炮的研究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伴隨著部分卡車的裝備軍隊,哪怕是步兵的移動速度也獲得了極大的加強。
但火炮運輸起來還是太過困難,軍隊大量裝備的火炮甚至會拖延軍隊的行進速度,這在戰爭中對於軍隊的作戰能力也是一種打擊。
如果火炮不能有效地部署到陣地,就無法實現行之有效的火力壓制,作戰也就無法取得勝利。
同時,在撤退或者執行戰術任務時,火炮的緩慢移動速度也會拖緩任務的執行。
出於種種考慮,加強火炮的機動性已經是必要的選擇。
好訊息是,澳大拉西亞對於履帶式火炮的研究早已經在進行,並且也算是有了一定的成果。
對於履帶式火炮的研究思路很簡單,就是將火炮安裝在坦克的履帶上。
因為火炮的重量遠遠低於坦克的重量,理論上這種履帶式火炮的行進速度要超過坦克。
而且,少了大量體重的困擾,也能降低火炮的拋錨率,為這種履帶式火炮的研發提供了種種可能性。
皇家軍工廠火炮研究部門中,一場秘密的會議正在召開。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阿瑟,國防大臣兼三軍上將托馬斯,幾個軍的軍長,參謀長,火炮研發部門幾個主要技術人員。
任何武器的研發並不能只靠技術人員,士兵們對於這種武器使用的實際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武器的理論資料再強大,也終究比不上士兵對於這種武器的適應和熟練。
而在訓練場和戰場真正使用過這些武器計程車兵,其實才是最有資格對武器的改進和研發提出意見的。
“各位,如何提高軍隊的機動速度一直是各國熱議的話題。目前我們在坦克方面已經做的很好,但對火炮和軍隊整體的機動性還做的很差。”阿瑟開啟了話題,將目光看向了一眾軍方高層和火炮研發的技術人員,要求到:“我們必須儘可能提高火炮的機動能力,這就代表著要研發一種高機動性的火炮,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我們原有火炮在戰場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