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特斯拉進入會議室,聽取了特斯拉關於雷達改進的計劃之後,阿瑟這才笑著詢問到:“特斯拉男爵,伱有想過用雷達探測火箭嗎?”
“火箭?”特斯拉一愣。
澳大拉西亞的泰斯特火箭特斯拉自然清楚,甚至他自己也參與了泰斯特火箭的研發。
但用雷達來探測火箭這樣的想法有點驚人,這不就相當於用肉眼來觀察子彈嗎?又有誰能做到呢?
要知道,火箭在攻擊距離較遠的同時,它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澳大拉西亞現有的第一代泰斯特火箭,最大飛行距離已經能夠達到75.3公里,這要遠遠大於R1雷達現有的探測距離。
更重要的是,泰斯特火箭的最大飛行高度達到了11.2公里,想讓目前的R1雷達去探測泰斯特火箭,先不說能不能探測到,就算能探測到,恐怕火箭也很快就會飛到目的地了。
如此一來,探不探測也沒有什麼效果,畢竟根本無法應對敵人的火箭,或者說火箭改建而成的導彈。
“這只是一個想法,特斯拉男爵。”阿瑟笑著解釋道:“當然,目前的火箭只是第一代產品,這代表著想要用雷達來探測火箭的想法會變得更加困難。
但不得不承認,各國的火箭也並非沒有任何進度。按照歐洲對火箭研發的進度來看,他們極有可能在十年內追趕上我們的腳步,研發出火箭這種東西。
對此,我們要提前進行防備,爭取能用雷達探測出火箭的飛行軌跡,來防備敵人導彈對我們的威脅。
當然,我也說了,這只是一個想法。就算能夠實現,也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實現的。
我對此抱有很大期待,但研發中心目前的重點仍然是將雷達裝備在海陸空三軍,以及在海岸部署大型雷達上。”
阿瑟也只是提出雷達的一種研發方向,讓特斯拉提前在導彈方面進行科研。
但實際上,歐洲國家想要追趕澳大拉西亞在火箭和導彈的進度,沒有十幾二十年的功夫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哪怕是目前最簡單的泰斯特1火箭,沒有3到5年的時間,包括英國在內,恐怕都研發不出來。
阿瑟早在20年前就開始的佈局不是沒作用的,火箭和航空方面的人才相當一部分已經聚集在澳大拉西亞,剩下的散落在歐美各國,已經削弱了歐洲和美國對火箭研發的能力。
就算將來火箭和導彈曝光,歐洲各國和美國反應過來開始研發導彈,也註定趕不上澳大拉西亞的腳步了。
除非有一個國家能夠聚集堪比澳大拉西亞那般的火箭和航空動力學人才,但又有誰能夠做到呢?
在澳大拉西亞已經聚集了相當一部分人才的前提下,還要聚集和澳大拉西亞相當的人才規模,不就相當於挖空其他國家的火箭和航空人才儲備嗎?
這樣的行動基本不可能做到,因為其他國家會迅速反應過來。就算不知道這些火箭和航空人才被挖掘的目的是什麼,他們也會盡可能的保護這些人才,避免人才流落到國外帶給自己的危害。
澳大拉西亞之所以能夠做到在各國沒有反應起來之前籠絡這些人才,其一是維多利亞獎對於科研界的影響力,其二就是當時的火箭和航空專業並不出名,影響力也完全沒有那麼大。
要知道,在實用性的軍事飛機沒有研發出來之前,阿瑟就已經在佈局火箭和航空方面的人才了。
這樣的提前佈局又有誰會反應過來呢?除非和阿瑟一樣開天眼,要不然,光是飛艇和飛機的選擇就足以擾亂大部分國家的視線了。
4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順利完成,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新的一天)繼續日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