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的作用得到保障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這些雷達安裝在軍艦上了。
不管是之前的戰列艦還是航空母艦,亦或者是中小型的軍艦,只要體型和空間足夠,都要安裝這樣的雷達。
好在雷達的佔地面積也不是太大,除了那種幾百噸的小型艦艇之外,上千噸的軍艦基本都有空間安裝這樣的雷達。
甚至是大力士級航空母艦和颶風級航空母艦的建設,也要設計關於雷達的安裝空間。
雷達對於一艘軍艦戰鬥力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有著雷達的軍艦,要比同級別的軍艦強大不止一星半點。
在國防部因為雷達的實驗變得忙碌起來的同時,位於聖阿瑟堡的萬國宮,此時也突然變得忙碌了起來。
並非是有什麼特殊的節日,其實是瑪麗王后和幾個小傢伙,為了威廉的第一次代表國家正式外交訪問進行準備。
1909年出生的威廉目前已經年滿16歲,即將完成高中的學業前往軍隊服役。
而作為阿瑟的長子,按照國家的繼承法來說,威廉就是澳大拉西亞王位的第一繼承人。
也正因為如此,阿瑟已經在培養威廉關於國家治理的能力,讓自己擁有一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繼承人。
雖然阿瑟的子女很多,大可以選擇最優秀的讓其繼承王位。但長子(女)繼承法也算深入人心,只要威廉的能力不算太差,阿瑟也並不打算廢除威廉的繼承權。
畢竟已經到20世紀了,王位的爭奪沒有必要搞得那麼殘酷。雖然王位代表著權力,但權力同樣也代表著責任。
阿瑟更希望的是幾個小傢伙齊心協力,維持王室的統治的前提下,將澳大拉西亞這個國家推上去新的階梯。
因為威廉是第一次正式外交訪問,目的地也當仁不讓的選擇了目前最繁華的城市倫敦。
英澳關係是目前澳大拉西亞發展的主要基調,第一站就前往倫敦也能證明英澳之間的關係有多麼友好。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兩個國家的王室說起來還是一家。威廉這次前往英國不僅代表澳大拉西亞進行外交訪問,同樣也是作為英國王室的一員,建立下一代之間的關係紐帶。
因為只過去了20多年的原因,阿瑟和英國王室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近的。
喬治五世是阿瑟的堂兄弟,是威廉的堂叔,這也算是在三代之內的嫡親。
甚至目前的阿瑟和威廉也都有英國王位的繼承權,只不過要排在喬治五世的子女,以及愛德華七世的子女之後,已經十幾名開外了。
說起倫敦,這絕對是目前世界上最繁華最龐大的城市之一。能和倫敦相提並論的只有美國的紐約了,但紐約相較倫敦還是稍稍落後一頭。
這並不誇張,倫敦的人口早在幾年前就突破了700萬,目前的人口保持在750萬人以上,比一些歐洲二三流國家的人口都多,足以見得倫敦人口的誇張程度。
而紐約的人口大約在700萬出頭,因為澳大拉西亞的影響,美國獲得的移民是要比歷史上少一些的。
雖然後世的千萬人口城市已經很正常,但在100年前的現在,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算龐大了,千萬人口更是聞所未聞。
要知道,城市的人口並非一味的多就是好事情。人口的增多代表著工作崗位的競爭更加激烈,對於城市的治安要求,醫療環境和教育等等都有著更加嚴苛的考驗。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人口會讓交通變得十分擁堵,降低城市內部的運輸效率。
按照目前倫敦和紐約的人口增長速度來看,千萬級別的城市也不再是夢想,甚至有希望在二三十年內實現。
除了這兩座龐然大物一樣的城市之外,其他的同樣著名的城市無論是巴黎還是維也納,亦或者是羅馬,柏林,聖彼得堡還是悉尼,人口和規模都無法與倫敦和紐約相比。
1925年澳大拉西亞部分媒體評選了世界十大城市,這份排名獲得了大量的好評,其中倫敦和紐約分別位居一二名。
世界十大城市的排行具體如下:
第一名,倫敦,總人口756萬人。
第二名,紐約,總人口711萬人。
第三名,悉尼,總人口371萬人。
第四名,東京,總人口332萬人。
第五名,芝加哥,總人口327萬人。
第六名,巴黎,總人口303萬人。
第七名,費城,總人口294萬人。
第八名,墨爾本,總人口247萬人。
第九名,大阪,總人口211萬人。
第十名,維也納,總人口19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