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相較於澳大拉西亞並未特意炒作的倫敦,紐約的房地產價格才是最誇張的。
紐約的房價原本在700美元以下,目前最便宜的二手房價格都已經增長到了1000美元以上,甚至每一套都是被爭搶的目標。
那些新修建的房子基本都在1500美元的價格以上,好一點的更是突破了2000美元,價格相當於倫敦房價的兩倍。
好在美國人也確實有錢,哪怕一套房子的價格突破了2000美元,美國人購買房子的熱情仍然沒有動搖。
王室財團在紐約的房地產公司才是最大的投資,每年修建的房產超過兩萬套,年利潤甚至就已經超過了1000萬美元。
這還不算多的,在房價不斷上漲的背後,一些美國的資本家紛紛看到了商機,影響政府推動了關於各種限制自建房的政策。
現在在美國的紐約郊外,想要自己修建一座房屋是十分困難的。不僅要透過政府的資質審批,同樣也要花費大量的代價接通水電,還有修建聯通公路的道路等等。
這些可都是寫在自建房資質中的規定,也是美國人選擇自建房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這麼一來,自建房屋也不一定是合適划算的選擇。先不說完成種種條件的困難程度,單單是獨自接通水電和道路的額外花費,就足以讓一些普通家庭望而卻步了。
值得一提的是,倫敦這家由澳大拉西亞王室財團投資的房地產公司,目前已經完完全全的屬於威廉了。
這是阿瑟在威廉年滿16週歲後送給他的禮物,一個市值超過 300萬英鎊的房地產公司。
西方的私有財產觀念還是比較深刻的,哪怕是父子,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威廉都不能肆無忌憚的耗費阿瑟的錢。
這也代表著除了每年固定的王室成員的資金之外,威廉想要有額外的花費和收入,就只能靠自己去賺了。
而澳大拉西亞王室成員每年的年金是固定的,威廉能夠拿到手的資金只有和公爵分紅同等級別的五萬澳元。
雖然五萬澳元看起來很多,但在維持王室成員奢華的生活的前提下,其實也不算多了。
哪怕威廉沒有鋪張浪費,每年的衣食住行的花費都超過了上萬澳元,再加上其他的花費,至少要消費兩萬澳元以上。
這還是威廉沒有成年的緣故,沒有結識太多的夥伴,就不需要進行私人宴會等額外的資金花費。
像瑪麗王后經常舉辦的貴族之間的小型宴會,每場宴會的花費高達數萬澳元,光是酒水的花費就足以讓公爵級別的年金消耗一空。
作為王位的第一繼承人,威廉成年後不舉辦宴會是根本不可能的。
特別是在阿瑟允許下培養自己的勢力的情況下,宴會的花費就不能太低,這對威廉的掙錢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哪怕威廉之前已經足夠省了,他從瑪麗王后那獲得暫時保管的年金總額也只有五十萬澳元左右。
但如果加上這座資產超過300萬英鎊的房地產公司,威廉的身價就會瞬間突破700萬澳元,成為澳大拉西亞的知名富豪。
700萬澳元的價值是什麼概念呢?按照目前還沒有改變的英鎊和黃金的彙算比率來看,700萬澳元相當於350萬英鎊,等於25.655噸黃金。
按照後市黃金的價格來看,25噸的黃金相當於上百億元,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都是妥妥的大富豪。
當然,只是房地產公司的價值高達300萬英鎊,這並不代表著威廉出售房地產公司後就能獲得足額的300萬澳元了。
甚至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房地產公司的出售也會變得極為困難,被拖垮在股市危機中也是很有可能的。
現在的房地產公司看起來值錢,但要是等到經濟危機爆發,房地產公司的市值甚至可能會縮水一大半。
畢竟經濟危機都爆發了,還有人會用自己手中值錢的東西去購買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