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十大城市的排名中就能夠看出一個特點,除了島國這個地廣人多的特殊存在之外,擁有兩座十大城市的國家就只有兩個,那就是美國和澳大拉西亞。
這兩個國家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都是移民國家。移民國家的大城市人口相對較多,但更多的區域卻是未開發或很少開發的荒蕪地區。
而歐洲就不同了,歐洲地區開發的相對完善。雖然看起來十大城市排行歐洲國家最多也只佔據一個,但人口百萬級別的城市卻有很多,這樣的底蘊是美國和澳大拉西亞比不上的。
作為目前人口最多的城市,倫敦有很多個外號,其出名度若稱d第二,也就沒有敢稱第一的城市了。
世界金融之都,世界政治之都,世界經濟之都,世界工業之都,歐洲明珠,人類燈塔等等的稱號,將倫敦的名聲偽裝的無與倫比。
但同時,像什麼霧霾之都,剝削之城的負面名聲,也是目前人口較多城市的共同缺點。
是的,基本上所有人口較多的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說到底,現在的工業並不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工業對環境的汙染和影響是巨大的。
倫敦不僅是第一座以霧霾出名的城市,還是第一座因為環境汙染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的城市。
這也是大英帝國發展中的黑歷史之一了。曾經有大量的兇殺案被偽裝成因霧霾導致的死亡,當時的醫療也不發達,根本分辨不出來是慢性中毒死亡還是其他。
當然,真正因為霧霾死亡的人也大有人在。幾十年前可沒有口罩,長時間在嚴重霧霾環境下呼吸和生活,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這次前往倫敦,瑪麗王后特意給威廉準備了好幾個定製版口罩,專門用來防護倫敦的霧霾天氣。
雖然工業讓倫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同時也讓倫敦成為最危險的城市。
表面的倫敦光鮮亮麗,全世界超過四分之一以上的金融交易在倫敦發生,每天都有數十家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足以見證倫敦經濟的繁榮。
但同時,在倫敦的陰暗角落和背地裡,每天都有大量的民眾因為嚴重霧霾汙染死亡。
還有餓死的,凍死的,在昏暗的角落無人發現,對這座龐大的城市也產生不了任何影響。
雖然威廉抵達倫敦已經是三月底快四月了,但瑪麗王后仍然不敢放鬆警惕,還是要堅持讓威廉多帶幾個口罩,甚至還要帶著王室的私人醫生。
好在不是冬天前往倫敦,霧霾嚴重的情況下,倫敦的能見度不足百米,已經嚴重影響了這座城市的生活。
這也是阿瑟要遷都的原因之一。與其讓悉尼發展成這樣的霧霾城市,不如嚴格限制悉尼的規模,儘量減少環境汙染帶給悉尼的危害。
好在澳大拉西亞建設工業區的時候,對環境的汙染已經是考慮的範圍了。
雖然工業避免不了汙染,但澳大拉西亞的汙染還處於可以控制的範圍內,至少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危害。
雙方對於這次外交訪問都比較重視,英國人已經提前在報紙上預熱歡迎了。
而澳大拉西亞這邊,雖然外交使團名義上的負責人是威廉,但政府也會派遣包括副首相勞爾,外交大臣戴澤,教育大臣凱洛等人作為外交使團的成員。
雖然是第一次出遠門,但威廉也沒有任何膽怯,甚至對於這一次的倫敦之行還是比較期待的。
在阿瑟的鼓勵和瑪麗王后的送別之下,威廉踏上了前往倫敦的旅途。
1926年 3月30日,倫敦。
經過一個月的漫長旅途,威廉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倫敦,這座鼎鼎大名的世界最繁榮城市。
剛下游輪,威廉的眉頭就皺了起來。這和他想象中繁榮的倫敦完全不同,淡淡的霧霾徹底掩蓋了倫敦的面貌,看上去彷彿一片灰色的城市。
“勞爾首相,倫敦一直都是這樣嗎?”威廉忍不住好奇地詢問道。
世界最繁榮城市居然是這樣的面貌,這讓威廉心中大失所望,同時也在好奇英國王室是怎樣在這種城市下生活下去的。
“確實如此,殿下。”副首相勞爾點了點頭,十分恭敬地對著威廉說道。
勞爾是一步一步從近衛軍升遷上來的,先後經歷了近衛軍,國防部和現在的副首相職位,對於王室和阿瑟可謂是忠心耿耿。
這次讓副首相勞爾跟著威廉進行外交訪問,不僅是為了讓勞爾掌控大局,同樣也是為了讓威廉早點接觸澳大拉西亞的保皇派,同時明白內閣中哪些是自己人。
“殿下,約克公爵殿下來了。”看著遠方來人的身影,勞爾副首相連忙提醒打算開口抱怨的威廉。
約克公爵是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也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喬治六世。
當然,現在的喬治六世只是王位的第二繼承人,他的前面還有他的哥哥愛德華王儲。
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不同,愛德華王儲的王位繼承人身份早已經確定,自然不適合親自前來迎接威廉。
畢竟威廉目前只是一個普通的王子,既沒有獲得爵位的分封,也沒有確定王位繼承人的身份,由同樣是普通王子的喬治公爵來迎接最為合適。
聽到勞爾副首相的提醒,威廉連忙打消了自己的抱怨心理,露出一份十分正式的笑容,向著迎面走來的喬治公爵走去。
“威廉,歡迎來到倫敦!”喬治公爵一臉笑容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