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俄國的內戰並不好贏,蘇維埃俄國明顯獲得了更多的民心,內戰對於俄國的消耗來說是巨大的。
法國要是轉頭去支援俄國的內戰,恐怕光是戰爭的消耗就足以拖垮法國。
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一個競爭對手,這對英國人來說是最好的訊息,也是他們之所以邀請德國加入世界聯盟的原因。
法國的威脅解決之後,一個遭受著太多限制的德國和一個因為內戰遭受太多損失的俄國明顯不是英國的對手。
澳大拉西亞遠在大洋洲對歐洲產生不了太多影響力,世界聯盟也會變成英國人的一言堂。
歐洲的局勢發展對阿瑟來說並不重要,反正只要不爆發大規模戰爭,不管英法德俄四國再怎麼爭霸,也不會影響到澳大拉西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阿瑟的目光放在了目前澳大拉西亞的軍工發展中,準確的來說,是目前已經十分重要的航空母艦的發展。
澳大拉西亞現有的航空母艦設計名為巨人級航空母艦,設計時間是在1916年,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九年多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亞在這九年內還迎來了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現有的航空母艦已經不再適應噴氣式飛機,海軍急需一個新的航空母艦設計,來裝備大量的噴氣式飛機。
不得不承認,噴氣式飛機對於飛機效能的提升是巨大的。但問題也出在這,噴氣式飛機相較於普通飛機來說太快了,快到根本無法安全的停留在航空母間的甲板上。
哪怕巨人級航空母艦都裝備著阻攔裝置,噴氣式飛機的降落也會有高達三成以上的損傷,這明顯對於一艘用於實戰的航空母艦來說並不合格。
如何讓噴氣式飛機安全有效地降落在航空母艦上,成了目前海軍研發的最主要的目標。
除此之外,航空母艦搭載飛機的數量,裝甲和防空能力,航空母艦的航速等等,也是新的航空母艦的提升目標。
不過畢竟經歷了九年的發展,皇家造船廠對於航空母艦的研發還是有一定的方向的,甚至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阿瑟詢問航空母艦的研發進度之後,兩艘航空母艦的設計圖很快被送到了阿瑟的辦公室,分別被命名為大力士級航空母艦和颶風級航空母艦。
之前的巨人級航空母艦有一個明顯的缺點,航空母艦的總噸位只有一萬噸出頭,航行起來並不穩定。
燃油的消耗和飛機的起飛降落都會導致航空母艦產生搖晃,這會讓飛機的降落更加困難,增加飛機的損耗機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大力士級航空母艦的噸位和體積就大了很多,進行了全面加長加寬,並且採用了更加堅固有韌性的特種鋼板作為甲板的材料。
當然,更大的體積導致航空母艦的重量突破了兩萬噸,幾乎是之前巨人級航空母艦的兩倍。
但如果光看在裝甲防護能力方面的提升來說,噸位的提升完全是值得的。
同時,大力士級航空母艦的可搭載飛機數量也提升到了36架,這極大程度的加強了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
大力士級航空母艦除了對體積和重量進行改變之外,甲板上也會安裝一個鐳射訊號燈,透過反射為飛機的飛行員提供最佳的著陸角度。
鐳射訊號燈也配備了陀螺儀支架,確保在任何情況下,燈光反射的著陸角度都是最正確的。
有優點就會有缺點。正因為大力士級航空母艦的龐大體積和重量,讓這艘航空母艦的航速並未獲得太大的提升。
雖然裝載了更多的鍋爐,但大力士級航空母艦的航速仍然只有26節左右,航速方面只能說良好。
不過在火力方面,除了高達36架各種各樣的作戰飛機之外,大力士級航空母艦也裝備了許多CA227毫米高射防空炮。
這種火炮是CA137毫米機關炮的改進版,雖然口徑更小,但卻是一種專門用來對空作戰的防空武器。
在皇家軍工廠的改進下,CA227毫米高射防空炮的射速達到了恐怖的每分鐘88發,密集的火力網成為敵軍飛機的致命武器。
除此之外,還有特意經過改裝的MA107馬克沁重機槍。這種機槍經過改裝之後,專門用來對空掃射,多個槍管讓這挺重機槍的火力提升了數倍,也讓大力士級航空母艦的防空火力達到了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