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喬治五世來說,想要在英國國內增加影響力是很難的。
內閣不會允許一個高影響力的君主出現,他自己也沒有太大的能力和機會,增加自己在內閣和議會中的話語權。
那麼機會也只有增加國際影響力了。如果能夠獲得希臘王室支援,甚至修復和德國諸多貴族之間的關係的話,喬治五世在君主制國家中的影響力還是能進一步提高。
這對於目前的喬治五世來說還是很需要的,畢竟他在國內的地位相較於他的父親愛德華七世和奶奶維多利亞女王來說,已經減弱太多太多。
取得了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兩個列強支援的喬治二世心情大好,已經在聯絡希臘國內的保皇派,準備和共和派進行殊死搏鬥了。
不過,對於列強國家來說,干涉一個小國家的局勢真的沒有那麼困難。
1925年3月底,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展開了行動。
行動的第一步就是發動輿論攻勢,批評希臘政府在共和制到現在的作為,認為希臘政府什麼都沒做,反而讓目前的希臘經濟衰弱,工業倒退,甚至不如王國時期。
這麼做是為了引起希臘人對於希臘王國時期的回想,至少也要想到希臘王國時期的好處,再對比目前共和國時期的現狀,才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行動的第二步就是聯絡希臘政府,表明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態度,等待著希臘政府的抉擇。
一個好訊息是,目前希臘政府還是比較分散的,沒有一個掌控大部分權力的政黨,而是共和派的幾個小政黨爭權奪利。
這樣的希臘政府很明顯更好掌控,因為他們根本無法有一個統一的聲音,來對抗外部列強的干涉。
1925年4月,希臘,雅典。
希臘第二共和國的總統,也是希臘民主黨的領導者克羅諾斯·阿蘭·休伯琴一臉愁眉,獨自坐在辦公桌上揉著眉頭。
希臘民間的輿論已經嚴重影響希臘政府,但這樣的輿論是目前的希臘政府不可能全力封殺。
與此同時,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人在不經意間的表態,也讓克羅諾斯明白,兩個列強的態度,那就是支援君主制復辟。
是否支援喬治二世重返王位,這對克羅諾斯來說很難抉擇,也是對目前希臘政府最大的考驗。
首先,君主制和克羅諾斯所主張的共和制相違背,和他所領導的民主黨背道而馳。
其次,作為目前希臘政府的總統,克羅諾斯雖然有很多競爭對手,但毫無疑問是希臘政府權力最大的那個人。
如果支援喬治二世復辟,那克羅諾斯的權力勢必會遭到很大的限制,甚至有可能權力被喬治二世直接搶走。
畢竟喬治二世背後有著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兩個列強支援,這對於希臘這樣的小國家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但如果拒絕喬治二世的復辟,很明顯會得罪喬治二世和英澳兩個列強。
喬治二世暫且不提,光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兩個列強的問責,就足以讓希臘政壇的其他政黨拋棄民主黨。
換句話來說,如果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真的大軍壓境,克羅諾斯毫不懷疑的認為,其他的政黨會直接投降,並且將責任全部推到民主黨身上。
這也代表著,無論是哪種選擇,對於目前的希臘政府來說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甚至是對希臘的所有政黨,對克羅諾斯本人,都有著極其巨大的影響。
說白了,在權力鬥爭的道路上,只有進,沒有退。讓步就代表著失敗,失敗就代表著滅亡。
像克羅諾斯這樣的黨派領導人,他們的身後還有著眾多的黨派成員和官員。
就算克羅諾斯同意讓步,其他的黨派成員也不會同意,因為這切實的關乎到他們的利益。
但問題是,如果不讓步的話,目前分散的希臘政府真的能扛住英澳的壓力嗎?
況且希臘內部的保王派也不是沒有。雖然君主制是希臘議會投票廢除的,但希臘國內還是有少部分人繼續支援君主制,這些人中也不乏政府的高階官員和軍隊的高層將領。
要是來一場政變的話,希臘的局勢可就真的不好說了。一旦目前的希臘共和政府被顛覆,克羅諾斯等人別說喪失權力了,甚至有可能性命不保。
今天就這一更,五千字大章。
明天日萬,三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