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二世點了點頭,對於阿瑟的勸誡和警告十分鄭重地記在心間。
實際上,就算阿瑟不說,喬治二世也會這麼做的。
戰爭對於希臘的危害大不大不清楚,但戰爭對於希臘王室的危害是巨大的。
戰爭勝利還好,王室會被歌頌功德。但如果戰爭失敗,戰爭的責任可就全部落到了王室身上。
放眼全世界,可沒有多少國家的王室能夠承擔這樣的責任。哪怕是地位看起來穩固的英國王室,要是揹負了戰爭失敗的罵名,同樣也有王位不保的風險。
或許目前為止也就只有阿瑟的王位比較穩固了。但這樣的穩固也只是一時的,只能體現在某一任君主身上。
這也是君主制很難維持的原因,雖然一代明君會讓君主制變得穩固,但但凡出現個昏君,君主制又會變得岌岌可危。
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之後,喬治二世也終於不再急躁,眉頭之間也舒展開來。
阿瑟的許諾讓喬治二世鬆了一口氣,接下來的幾天也好好的在澳大拉西亞遊玩了一番,順便親身感受澳大拉西亞目前的強大和先進。
強大和先進不是吹的,這是喬治二世抵達悉尼之後對澳大拉西亞的評價。
“絲毫不遜色倫敦和巴黎。”這是喬治二世對於澳大拉西亞首都悉尼的感慨。
阿瑟也曾笑著詢問喬治二世對悉尼的感受,得到了喬治二世十分誠懇的答覆:“
老實說,阿瑟陛下。悉尼是一座絲毫不遜色倫敦的國際大都市,甚至比鼎鼎大名的巴黎還要先進。
如果不是人口比倫敦少的話,那麼悉尼就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
那如果非要選擇一座城市居住的話,我會選擇悉尼而不是倫敦。倫敦雖然龐大和發達,但糟糕的空氣和環境,就註定了這不是一座可以長久居住的城市。”
環境糟糕是列強發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環。為何能成為列強呢?科技改革帶動工業,工業帶動經濟,經濟帶動人口,人口帶動國家潛力和綜合實力,綜合實力決定列強。
這其中的每一環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工業,直接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弱和發達與否。
但現在的工業科技相較於後世來說還是有很大的缺陷的。大部分工業避免不了高排放和高汙染,這也造就了一些工業發達的地區也面臨著嚴重汙染。
大名鼎鼎的霧都倫敦,已經證明工業對於環境的傷害是巨大的。雖然這改變不了倫敦是世界最大城市的事實,但糟糕的空氣質量,也在嚴重影響著倫敦人的生命健康。
目前各國對於環境質量和衛生的要求已經十分嚴格,民眾們也在注意著自己的衛生和環境問題。
治理倫敦衛生環境的議題已經被英國政府和倫敦市政府提了很多次,但想要徹底改變倫敦的現狀,恐怕是一件長時間都不能解決的事情。
在澳大拉西亞再次遊玩幾天之後,喬治二世帶著夏洛特,坐上了前往英國倫敦的輪船。
他們將在英國倫敦徵求英國王室的支援,隨後就要準備重新踏上希臘的路程了。
不過,相較於前來澳大拉西亞的忐忑,此時前往英國倫敦的喬治二世還是十分放鬆的。
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目前的聯絡還是很緊密的,這也代表了只要獲得澳大拉西亞的支援,英國的支援其實也是必然的。
而且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王室其實是一家,這也代表著喬治二世和英國王室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嗯,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歐洲祖母維多利亞女王了。
喬治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輩,本身和英國王室的血緣關係是比較遠的。
但娶了夏洛特之後,他也就變成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婿,現任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堂妹夫,關係被進一步拉近了。
這也算是歐洲王室的通病了,基本上互相之間都有血緣關係,嚴格一點來說大家都是親戚。
好在阿瑟和瑪麗王后的血緣關係還是比較疏遠的,這也避免了近親結婚的風險。
其他人就管不著了,但澳大拉西亞王室還是要儘量避免近親結婚。
至少在三代以內,暫時就沒有和英國王室聯姻的必要了。反正英國王室的權力也在不斷的削弱,而且阿瑟本身和英國王室的關係就比較近,完全不需要聯姻來拉近關係。
事情也確實如同喬治二世所料,在英國的旅程也十分順利,很快就獲得了喬治五世的支援。
倒不是說兩個名為喬治的傢伙一見如故。更多的原因還是喬治五世希望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幫助希臘王室復辟就是很好的出發點。
一個君主的話語權怎樣增加呢?有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是取得國際方面的影響力,一個就是取得國內方面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