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五十一章:美國參戰和影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五十一章:美國參戰和影響 (3 / 3)

如此一來,同盟國也就只剩下德國負於頑抗,美國人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分配,就只能出動軍隊真刀真槍的和德國人血拼。

要知道,美國人單單是向協約國五大列強提供的無息貸款就高達100億美元,加上美國人的戰爭花費等等,美國人在這場戰爭的支出至少高達200億美元。

如果單單一個德國的戰後利益分配,美國人想要獲得200億美元以上的補償有些困難。

畢竟德國的利益分配包含協約國五大列強和美國,六個國家瓜分德國,分配到每一個國家頭上的利益也就很少了。

其實除了美國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也想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那就是島國。

但島國和美國不同,島國既沒有美國如此發達的經濟體系,也沒有足以讓英法重視的海軍。

甚至島國國內十分缺少礦產物資,加入協約國反而還需要英法的援助。

因此,英法直接拒絕了島國加入協約國的請求,島國想要憑藉這次戰爭的機會佔領德國在東亞的殖民地的企圖也直接破滅。

如果不加入協約國,島國就只能單獨對著德國宣戰。但協約國的利益分配涉及德國所有的海外領地,島國如果光明正大的侵佔德國的東亞殖民地,相當於是在危害協約國的利益。

如果島國真的敢這麼做,哪怕美國是島國的盟友,也絕對救不了島國。

戰後的英法雖然損失慘重,但想要收拾一個島國還是輕輕鬆鬆的。

要知道,去年島國的軍費只有2.2億美元,連澳大拉西亞的軍費支出都達不到,島國又怎麼有膽量去挑戰英法的地位呢?

就目前澳大拉西亞所表現出的實力來看,如果澳大拉西亞和島國對戰,島國不一定會有勝算。

雖然陸軍人數方面澳大拉西亞處於劣勢,但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對島國進行全面封鎖,同時空軍在不斷的轟炸島國各大城市,很快島國就會面臨物資緊缺的問題。

對於像島國這樣極度缺少物資的島嶼國家來說,如果海軍不強大,就永遠不可能會有崛起的機會。

只要一封鎖,島國所面臨的困境比德國都嚴重。缺少各種物資也足以讓這個國家內部崩潰。

美國參戰帶給歐洲最大的改變,就是歐洲各國家的輿論態度。

從6月1日美國對德宣戰開始,歐洲各國家的報社普遍唱衰德國,甚至有不少媒體直接宣稱,德國的敗亡已經是短時間內的事情,協約國的人們很快可以歡呼勝利了。

美國加入協約國之後,協約國的列強數量來到了六個,而同盟國卻只有兩個。

哪怕只是紙面資料,協約國仍然對同盟國保持著巨大的優勢。這樣的優勢不僅在於人口,經濟和工業,也在於協約國的土地面積,礦產資源和各種物資儲備。

不比別的,就算單單比人力和物資的消耗,同盟國也絕對不可能是協約國的對手。

就連同盟國國內,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部分媒體,也開始質疑政府在戰爭中的表現。

德國人怎麼都不願意相信,強大的德意志帝國在這場戰爭中是劣勢的一方,並且很有可能輸掉這場戰爭。

值得慶幸的是,德國目前處於軍政府的統治狀態,政府的統治還不至於被一些報社的質疑動搖。

軍政府就有這樣的好處,後方政府十分理解前線的指揮官,德國政府和容克貴族仍然是堅定的主戰派,並沒有受到影響。

不過,德國雖然免除了危機,但奧匈帝國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奧匈帝國國內本來就有多方勢力,再加上卡爾一世剛剛登基,沒有那麼高的威望,奧匈帝國國內的媒體可謂是暢所欲言。

各大報社一開始質疑政府在戰爭中的決策,最後甚至開始質疑政府和卡爾一世。

在這些報社的影響之下,民眾們也對政府產生了一些信任危機。

在奧匈帝國的各大工廠和街道紛紛爆發了罷工和遊行,要求政府停止戰爭,重新恢復到戰前的秩序。

今天就這一更,請個假,求月票!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