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四十八章:奧匈帝國的哀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八章:奧匈帝國的哀愁 (2 / 3)

康拉德總參謀長的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歷史中他多次打擊了義大利人的進攻,讓奧匈帝國苟延殘喘了更多時間。

部分歷史學家和軍事家甚至認為他是非常優秀的戰略天才,只不過被奧匈帝國弱小的軍事實力所限制。

當然,現在這些討論都變得沒有意義。康拉德總參謀長被貶為特倫蒂諾前線總司令,並遠離了奧匈帝國軍方最高層。

維也納的皇宮中,卡爾一世正一臉慌張的看著手中的戰報。戰報中指出,義大利人和巴爾幹聯軍都在頻繁調動,預計在短時間內要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請求參謀部提前做好準備。

如果單單只是義大利人的進攻,奧匈帝國是完全能夠抵擋得住的。

如果也夾雜著巴爾幹聯軍,特別是澳大拉西亞軍隊的進攻,至少需要足夠數量的德國軍隊,才能防禦他們的進攻。

但問題是,德國人派到奧匈帝國的支援軍隊只有一個集團軍,因為之前的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被抽調了兩個軍。

目前這個集團軍只剩下三個軍的兵力,總人數只有15萬人左右。

巴爾幹戰線目前一共擁有80萬作戰部隊,加上義大利軍隊50多萬,加起來就是130萬的作戰部隊。

目前奧匈帝國的所有軍隊也只有150萬左右,被俄國和羅馬尼亞分別牽制了40萬和20萬,再加上在其他地區防禦的兵力,真正能夠動用的軍隊不超過80萬。

就算加上德國人的集團軍,奧匈帝國總共能調動的軍隊人數也不會超過100萬,並且還缺少相應的武器裝備和物資。

“參謀長閣下,如今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我們即將面臨的困境嗎?”卡爾一世將目光看向了奧匈帝國新任參謀長瓦德史泰登,期望這位被自己剛剛提拔上來的將軍能夠有好的意見。

“陛下,我們能夠調集的軍隊不到80萬人,很難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防守住義大利和巴爾幹戰線的進攻。再加上目前前線軍隊缺少物資,因為頻繁的戰敗導致軍心潰散,很難在防守戰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奧匈帝國參謀長瓦德史泰登說道。

知道奧匈帝國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我任何一個民族的人口比例佔據優勢。

這也導致組成奧匈帝國軍隊的民族五花八門,有德意志人,有匈牙利人,有波西米亞人還有義大利人和南斯拉夫人。

少部分精銳軍隊大多都是由德意志人組成的,這些軍隊的作戰能力處於一流水平。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軍隊由混亂的多民族組成,彼此之間的溝通都是一個問題,指揮官的軍令並不能在軍隊進行更好的傳達。

伴隨著奧匈帝國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難保證這些其他民族計程車兵仍舊忠誠於皇室和帝國。

特別是波斯尼亞人和義大利人,他們很明顯會更加忠誠於塞爾維亞和義大利,而不是侵佔他們領土的奧匈帝國。

雖然奧匈帝國可調動的軍隊高達80萬,但真正能夠信任的軍隊絕對不超過50萬。

如果讓那些波斯尼亞人組成的軍隊和巴爾幹戰線的軍隊交火,恐怕這些波斯尼亞人的投降是不可阻止的。

因此,奧匈帝國首先要做的,如何避免讓這些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和敵人正面交鋒。

“陛下,我建議和德國南部軍隊進行一定規模的調防。如果能夠和德國軍隊進行至少15到20個師的換防,我所面臨的問題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瓦德史泰登建議到。

讓德國人來對戰巴爾幹戰線軍隊和義大利人,絕對要比奧匈帝國軍隊對戰這些人靠譜。

一來奧匈帝國軍隊內多民族的混亂已經是個嚴重的問題,二來奧匈帝國士兵的作戰能力遠遠比不上德國。

但也正因為如此,讓卡爾一世產生了一些憂慮:“參謀長閣下,德國人真的會答應我們的要求嗎?要知道,我們的軍隊和德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這樣做對德國人來說並沒好處。”

“他們會的,陛下。”瓦德史泰登堅定的說道:“如果德國人不想看到我們因為戰敗而退出戰爭,他們就必須接受我們的要求。我們不僅是為了自己而戰,同樣也是為了整個同盟國而戰。”

奧匈帝國是目前德國唯一的盟友,也是除了德國之外,同盟國唯一的成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