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四十三章:兩權對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三章:兩權對立 (3 / 3)

畢竟大家都是為了自己能過上好日子才支援革命的,如果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絕對會有更多的人跳槽反水。

但問題是,臨時政府和蘇維埃政權在資產上的差距是天差地別的。

臨時政府的組成者是由中小資本家,大地主,舊貴族等原來的中高層人士組成,手中掌握著俄國大量的土地和資源。

而蘇維埃政權這邊,雖然他們也掌握著富庶的莫斯科地區,但組成蘇維埃政權的幾大政黨全部都是由普通工人組成的,手中所掌握的資本並不雄厚。

再加上俄國臨時政府有著來自協約國的大力支援,而蘇維埃政權幾乎被所有歐洲君主國家敵視。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在福利政策方面比拼,蘇維埃政權是不可能比得過臨時政府的。

而那些平民百姓又很容易被這些小小的福利政策和發放糧食的舉措影響。如果蘇維埃政權沒有一定的應對,臨時政府的優勢會越來越大。

德國人此時明顯給不出協約國那豐厚的條件,德國人被戰爭消耗得十分嚴重,自然不可能動用大量的資金和資源來支援俄國。

這也變相的堅定了俄國人繼續戰爭的信心,反正有來自英法的資金和物資的支援,而俄國只需要在前線採取防守姿態即可。

因為蘇維埃政權拿不出和臨時政府一樣的福利待遇條件,這也讓俄國民間的呼聲很明顯轉變到了臨時政府一邊。

為了不讓自己失去在工人階層和平民之間的支援,蘇維埃政權只能拿臨時政府不願意退出戰爭來說事。

因為大部分俄國民眾都拿到了實際性的好處,因此對於退出戰爭的慾望也沒有那麼強烈。

其實民眾們也不是反對這場戰爭,只是反對當時的沙皇政權為了這場戰爭,不顧國內俄國平民的死活。

如果尼古拉二世能夠早一點向工人和平民發放物資,而且儘可能控制俄國的物價,或許這場大革命就不會發生。

拿不出在實際物資上的好處,蘇維埃只能另想他法,比如頒佈工人階級密切關注的八小時工作制度。

當然,其實這也不算頒佈,用之前的沙皇俄國也有著八小時工作制度。

但沙皇俄國的八小時工作制更像是表面功夫,戰爭前俄國工人的平均工作時長就已經超過了十個小時,戰爭爆發後更是普遍超過了12個小時。

蘇維埃政權宣佈要保護八小時工作制,莫斯科地區嚴厲的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且杜絕一切無償加班的要求。

如果要超過八小時那也可以,需對於額外的工作時長賦以雙倍加班薪資,並且每天的上班總時間不得超過十個小時,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六十個小時。

這一制度的頒佈還是贏得了不少工人的好感的,畢竟對於工人集體來說,工作時長和薪資是工人最重視的東西。

除了八小時工作制之外,蘇維埃政權還建立了糧食分配製度,將莫斯科地區的糧食,牲畜和各種物資集中分配,確保所有平民都能夠分到一定的物資。

戰爭對於俄國的影響是巨大的。

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能夠獲得最終的權力的重要原因,因為大量的農村人口和工人階級都被徵召到了軍隊,並且派往前線作戰。

而留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後方的則是以大小的工廠主以及貴族為首的中高層,這些人順利的獲得革命政府的權利。

正因為大量農村人口和工人被徵調,致俄國的農業生產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根據之前俄國政府的統計,俄國的耕地面積減少了至少1000萬俄畝,牧畜數量從戰爭前的1800萬頭減少到了1300萬頭左右,糧食總收入減少了大約四分之一。

蘇維埃政權建立集中分配製也是不得已的辦法,如果不對莫斯科地區的資源進行集中分配,仍然有大量的平民分配不到物資,也就不會堅定的支援蘇維埃政權。

4300字合章,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