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軍方高層對於T22坦克還是很感興趣的。不過因為軍費的限制,勞爾部長只能將坦克的採購限制在一個師的範圍內。
好訊息是,目前大規模戰爭距離澳大拉西亞還很遙遠,在此基礎之上,暫時也沒有大規模裝備坦克的必要。
指不定在戰爭爆發之前坦克還有更新換代的可能,現在大規模裝備的坦克,將來可能就會變成落後的產品。
除了坦克之外,飛機方面也研究出了第五代軍事飛機。
當然,這是澳大拉西亞的第五代軍事飛機,說白了就是軍事飛機的第五個產品,和後市評價飛機先程序度的幾代機沒有關係。
雖然飛機制造廠被獨立了出來,但仍然隸屬於王室財團旗下的皇家軍工廠。
因此,飛機制造廠研發製造的軍事飛機仍然沿用了之前的型號,也就是之前所謂的雄鷹偵察機,野虎戰鬥機和幽靈轟炸機。
和坦克一樣,前一代也就是第四代軍事飛機的研發已經過去了八九年的時間。
要知道,目前的坦克和飛機技術才剛剛起步,八九年的時間足夠其他國家的飛機更新好幾代了。
也正是因為澳大拉西亞之前的第四代軍事飛機已經相當先進,這在某些方面已經趕超歷史上二戰時期的飛機水平,才導致第五代軍事飛機的研發進度緩慢,到目前為止才有所眉目。
提到第五代軍事飛機,就不得不提到兩年前澳大拉西亞掌握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軍事技術——噴氣式發動機。
在噴氣式發動機被髮明以前,飛機的動力方式幾乎都依靠螺旋槳。
螺旋槳所提供的動力是有限制的,無論是單翼螺旋槳飛機還是雙翼螺旋槳飛機,其實都是有著一定的缺陷的。
兩兩對比之下,單翼螺旋槳飛機雖然空氣阻力更低,但上升時的升力也低。
而雙翼螺旋槳飛機雖然獲得了至少兩成的升力提升,但飛到天空上面臨的空氣阻力也更高。
並且,螺旋槳飛機的速度有著一定的限制,目前澳大拉西亞的第四代軍事飛機幾乎已經是螺旋槳飛機能夠達到的極限了。
第五代軍事飛機之所以遲遲沒有研發出來,除了相應的技術限制之外,等待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發,並且將其完善地運用到軍事飛機上,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
來到飛機制造廠,阿瑟和一眾軍隊的高層也終於見到了新一代的軍事飛機。
首先看到的仍舊還是雄鷹5偵察機。
因為採用了軸流式噴氣發動機,第五代軍事飛機和第四代軍事飛機在外形上已經有了巨大的差異。
當然,總體來說,外觀變得更好看了。而且設計也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這也讓這架飛機的速度變得更快。
名稱:雄鷹5噴氣式偵察機(J5A)
生產商:皇家飛機制造廠
研發日期: 1921125
&n
翼展:&n
&n
空重: 3800 kg
最大起飛重量: 6400 kg
乘員: 2人
發動機:狄塞爾軸流式噴氣發動機
推力:2×500kg
最大飛行速度:&nph(370&n/h
實用升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