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創辦的電影節,變成後世那種譁眾取寵的,誰給錢多誰就能獲獎的玩笑節目。
在眾人的一片注目之下,世界歷史上第一次電影節正式開始。
沒有多隆重,但也沒有多簡樸。足以載入電影史冊的,影響整個澳大拉西亞電影發展的悉尼電影節就這樣開始了。
第一任國家電影協會會長加里·桑德森緩緩走上臺前,看著自己手中早已經準備好的名單,先是向在座的眾人微微鞠躬,隨後這才大聲宣佈的:“先生們,女士們!很榮幸能夠作為頒獎人,為第一次,澳大拉西亞國家電影協會舉辦的,悉尼電影節獲獎電影頒獎。
知道你們都很期待獲得獎項的電影到底有哪些,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我宣佈,獲得第一屆悉尼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是——《澳大拉西亞之夢》!”
聞言,皇家電影製片廠的某個導演理所當然的站了起來,微笑著走上臺前接過加里會長遞過來的證書,向眾人微微鞠躬,隨後發表了自己的獲獎感言。
獲獎感言千篇一律,無非就是感謝阿瑟,感謝王室之類的,還有就是感謝電影廠和民眾對於電影的支援。
聽到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獎項,在座的眾人雖然略有驚訝,但也很快釋然。
雖然和澳大拉西亞之夢能夠媲美的電影還有很多部,作為澳大拉西亞第一部有聲電影,澳大拉西亞之夢帶給澳大拉西亞電影行業的改變是巨大的,獲獎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份證書上面的內容也很簡單,簡單地描寫了澳大拉西亞之夢所獲得的獎項,以及製作單位和製作人員。
不過,作為第一屆電影節的第一個重要獎項,最佳電影獎的頒發吸引了大量的媒體目光,鎂光燈也閃個不停,人們都在紛紛記錄這一瞬間。
“那麼接下來,獲得第一屆悉尼電影獎最佳劇本獎的電影是——《英雄》!”加里·桑德森繼續微笑著宣佈。
悉尼電影製片廠的某個導演連忙站了起來,微笑著從加里手中接過證書,同樣也釋出了自己的獲獎感言。
英雄是澳大拉西亞在戰後和流感期間拍攝的電影,主要講的就是戰爭和流感中的英雄。
這樣一部極具愛國主義色彩的電影,它的目的卻不是為了盈利,而是更好的感動澳大拉西亞人,為了國家而奮鬥和努力。
因為有三個小故事,並且每個故事都極為出彩和動人,因此也理所應當的獲得了最佳劇本獎。
這倒不是說電影協會偏向於國家拍攝的愛國主義電影,只不過,相較於中小電影廠投資的小成本電影來說,擁有國家背景的三大電影廠投資的愛國主義電影,才是真正的高投資,大製作。
別的不說,這些愛國主義電影背後有著眾多的作家,家和文學家的努力,這樣的豪華陣容是其他的中小電影製片廠根本不敢想象的。
就憑這些人,拿一個最佳劇本獎根本不過分。甚至之前的澳大拉西亞之夢也是最佳劇本獎的競爭者,如果不是獲得了最佳電影獎,恐怕最佳劇本獎花落誰家也不好說。
每部電影只能拿一個獎項,這也是這屆電影節的特殊規定。
雖然知道這麼做可能會讓一部好電影錯失多個獎項,但沒辦法,第一次悉尼電影節評選的電影高達數百部,不這麼做,會讓更多的電影喪失獲獎的機會。
就像現在,如果不是硬性規定,恐怕澳大拉西亞之夢和英雄這兩部電影,至少還能再斬獲幾個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電影節的獎項也不多,滿打滿算也只有最佳電影獎,最佳劇本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和最佳攝影獎和最佳音樂獎這六個。
其中,導演獎和演員獎是給個人的,其他的都是給電影的。這些獎項在沒有宣佈最終的獲得者之前,還真的不好確定到底是誰能夠斬獲榮譽。
不過,這樣撲朔迷離的競爭,也才是這屆電影獎最吸引人的地方,也相當程度的體現了電影評選的公平公正。
像那種結果早已經預定的電影節,要麼是電影的質量有著單方面的碾壓,要麼就是電影廠的後臺有著單方面的碾壓。
這樣的情況對於電影節的評選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對於電影的發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給中小電影企業更多的機會,保證電影評選環境的公平公正,才能讓電影這個行業走的更遠,發展的更好。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