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將大學開辦到小城市是不現實的。因為小城市就算再渴望大學,每年能夠提供的大學入學人數也是有限制的。
其他距離較遠的人口也不會優先報考到這些大學,這麼做除了面臨高額的財政損失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比較折中的解決辦法,就是儘可能在中小城市普及高中,以及那些成本更低的技術學校。
雖然比不上大學的學歷,但高中的學歷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也算高的,找個工作還是不成問題的。
現在可不是後世那個大學生遍地走的時代,高中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算是合格的接受完教育的人才。
好訊息是,教會也在各地開辦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學校,也承擔著教育的職責。
雖然澳大拉西亞教會開辦的更多是語言學校,不過也有相應的其他的學科,而且是受官方認可的。
畢竟澳大拉西亞新教也算是阿瑟的自己人,處於自己的嚴密掌控之下。
除了教育環境之外,目前需要改變的還有醫療環境。
醫療環境的改變並不止建設大學和診所那些,還有對於醫療環境的嚴格把控,避免亂收錢,看病難等問題。
這種問題是任何時代都有的,特別是資本主義盛行的時代,資本把控的東西很容易坑人,更容易坑平民。
好在阿瑟控制著澳大拉西亞最大的醫藥集團,掌控著澳大拉西亞國內大半的醫藥生產。
在阿瑟的命令下,醫療部制定了一份對於各大醫院的監督政策,嚴格控制藥物的出售價格,以及市場上正在流行的假藥。
出現假藥其實也不奇怪,畢竟有的藥物價格確實很昂貴,造假的成本也不大,卻能換來巨大的收入,這是那些資本家根本無法拒絕的。
目前醫療部已經查處了超過100起假藥事件,查封了超過20個廠家,這才讓澳大拉西亞流通的假藥有一定收斂。
這也代表著必須對醫藥行業進行一定的監督,確保藥企生產出來的是真正有效的藥物,而不是那些合格的商業藥物。
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後世關於醫藥行業有一句話很出名,那就是所謂的“能治病的藥物不是好商品。”
這句話帶給人的衝擊是巨大的,這也代表了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對於民眾來說十分重要的醫藥行業,已經被資本腐蝕了。
或許某種疾病並不是沒有藥物治療,或者說沒有更好的藥物治療。但問題是,這些藥物或許不是好商品,因此被那些資本家埋藏在保險櫃中,不願意拿出來治病救人。
雖然這麼做會給醫藥行業帶來更高的利潤,但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卻不是好事。
作為澳大拉西亞的統治者,阿瑟要儘可能的避免這種事情,確保有效的藥物流通到市場,而不是那些賺取利潤的好商品。
在成立醫藥集團的時候,阿瑟就沒想過醫藥集團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利潤。
相較於賺取利潤這種比較淺顯的,只有資本家才會去做的事情,阿瑟更希望研發出更多的有效藥物,為澳大拉西亞和全體澳大拉西亞人做貢獻。
這樣的事件也讓阿瑟得到了深刻的反思,除了國家和官方之外,任何對某個行業造成壟斷的企業,一定會化身收割民眾的鐮刀。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除了對於各大企業進行更加嚴厲的監督之外,一部完善的,合理的反壟斷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好訊息是,澳大拉西亞目前各行業還沒有民間壟斷企業的出現,更多的是王室和政府的企業造成壟斷。
政府在阿瑟的監督下不會幹出蠢事,阿瑟也更不會坑害自己的國家,這也確保了澳大拉西亞目前的商業環境還算良好,民眾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得以保障。
4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援!
有點卡文晚了點,抱歉。跪求支援!
 本章完